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愛國、信仰不再是主流價值 43%認為金錢最重要

遏制哄抬油價 加州立法通過 全美首例

觀察站/日挑動兩岸神經 台須審慎因應

日本可能首度派遣防衛省現職文官駐台,事關敏感的兩岸神經,政府更須審慎因應。圖為蔡英文總統。(本報資料照片)
日本可能首度派遣防衛省現職文官駐台,事關敏感的兩岸神經,政府更須審慎因應。圖為蔡英文總統。(本報資料照片)

適逢烏克蘭戰爭百日,台海局勢更受關注。外交事務鮮少有偶然狀況,任何風吹草動都暗藏訊號。日媒4日釋出,今夏可能首度派遣防衛省現職文官駐台,與近來幾個國際消息相互呼應,美中兩大陣營對壘的世界局勢愈趨明顯,台灣可能有得有失,事關敏感的兩岸神經,政府更要如履薄冰。

軍職人員進駐他國外交機構,向來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2019年美國在台協會(AIT)首度表示,2005年起就有陸戰隊派駐館內;蔡英文總統去年接受外媒專訪時,更證實有美軍駐台,被視為台美雙邊關係的推進。台日關係被視為美國印太戰略布局的一環,無一不牽動全球博弈競合,日方派駐現職文官駐台,背後或多或少都有美國的影響力。

日方此鋪陳不無脈絡可循。近來美國總統拜登剛結束亞洲行,外交圈普遍認為,傳遞出核心訊息就是,俄烏戰爭仍深陷泥淖,但美國的主要敵人仍是中國大陸。近來美方不僅在經濟層面推出排除中國大陸「印太經濟架構(IPEF)」,科技層面則透過四方安全對話聚焦關鍵半導體,近日登場的環太平洋軍演,更有秀軍事肌肉意味。

蔡政府開放福島食品後,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新會長蘇嘉全上任,代表蔡英文總統親信進駐操盤台日關係;從烏克蘭戰爭,日方也很清楚,只要兩岸一衝突,日本必受傷害,台日關係若緊密,也可能強化拉攏台灣進入美國布局的「抗中陣營」體系。

不過,蔡政府必須認清的事實,美中兩大陣營對抗局勢成形,但美方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仍是漫長的進程,過激的大內宣言論,除了鞏固特定支持者,並無助於兩岸關係進展。

美國務院官網一個月內二度更新美台關係論述,5月5日先移除「不支持台獨」文字,5月28日又將「不支持台獨」的文字放回去,官網增刪文字都有提醒兩岸意味,更可見台美關係虛虛實實,隨時可放可收,美國利益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烏克蘭 蔡英文 日本

上一則

一洲焦點/校園槍案再現、拜登有失言嗎?初選看川普實力

下一則

小生命誕生 澎湖望安綠蠵龜棲地保護區再傳喜訊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