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雖然工作 拜登夫婦也領社安金 猜猜多少錢?

洛縣公寓大火 1死12人流離失所…大樓巨響恍若地震

新聞眼/該當煞車皮的陸委會 為何搶著踩紅線?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拋「互相承認主權」說,讓兩岸關係更雪上加霜。(本報資料照片)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拋「互相承認主權」說,讓兩岸關係更雪上加霜。(本報資料照片)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上周說,兩岸應「互相承認主權」,此說法不僅無法達到他期待的兩岸關係氣氛會變得很好,反讓兩岸關係更雪上加霜。

先不論邱主委的說法是否違反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他的說法被北京視為「搞二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邱是夾帶「兩國論」私貨,持續謀獨挑釁的本性,是妄圖以「兩國論」行騙,製造釋放善意假象行謀獨之實,完全是癡心妄想。

北京批評蔡政府上下也不是第一次了,從蔡總統本人到蘇行政院長、吳外交部長,現在邱主委也被北京認定加入「謀獨」行列。過去陸委會多半是政策執行單位,在政府部門中是比較客觀了解兩岸關係現況,尤其是複雜的政治的問題。

從北京觀點看,陸委會十分清晰兩岸的衝撞範圍、框框在何處,不當煞車皮也就算了,明知此說法勢必踩到北京紅線,仍執意衝到第一線,其背後動機與目的不言可喻-加入蔡政府持續駛向台獨的列車。

除邱太三外,最近發表兩國論的還有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他比邱太三提早兩天透過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發文,指「真正能為台灣帶來長遠和平的,是故總統李登輝和總統蔡英文提出的兩國論」,強調「保衛中華民國,需要兩國論」。他認為,兩國論能增加台灣的安全,也就增加了大陸吞併台灣的困難。

兩位一官一民的「前後呼應」或許沒有關聯,但從目前兩岸關係走向看,抱持與接受「兩國論」(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的台灣人、尤其是年輕世代已愈來愈多,再加上美國暗中鼓動拉台抗中,「兩國論」聲浪勢必愈來愈高;相對地,兩岸關係就會愈來愈緊張。

過去兩岸都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誰代表中國各有主張;現在絕大多數台灣人不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甚至不再認同歷史與地理上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與台灣多年來被中共封堵在國際社會外圍有關。

但台灣若執意走向「兩國論」,勢必挑戰北京的核心利益,也將面對北京的武力威脅,台灣是否擋得住解放軍的攻台遂成當前焦點,役男四個月的軍事訓練也頓成檢討的首要項目。

從美國前官員到台灣大小官員學者均承認,台灣四個月的役期是無法形成戰力的,也許至少九個月、最好一年期兵役可以應付。以海軍來說,若有大量裝備進來,要有更多的官兵操作,義務役新兵從訓練到熟練,最少需要半年至八個月以上時間才能堪任槍帆兵、輪機兵初步形成戰力;但沒多久,他們又變成老兵等著數饅頭待退,如此周而復始的持續處於青黃不接階段,要真正具有十足的戰鬥力恐非易事,其他多數軍兵種皆然。

不知是否受到俄軍久攻烏克蘭不下的啟示,台灣有些人近來勇於向中共挑戰,但台灣不是烏克蘭,台灣領土是烏克蘭的十六分之一,常備部隊不如烏克蘭,沒有北約在後撐腰,更無烏克蘭上下同仇敵愾的勇氣與決心;烏克蘭即便暫時擋住俄軍猛攻,但也犧牲慘重,城鎮全毀、家破人亡、難民流離。

從俄烏戰爭的經驗,台灣得到的啟示,應是要避免戰爭風險帶來的國破家亡,而非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賭在孤注一擲的凶險戰事上,即便徵兵役期恢復到一年也不能輕啟戰端。

北京 烏克蘭 中華民國

上一則

商務客將解禁 入境檢疫天數可望縮短 月底國門微解封

下一則

台灣第一AV女優登BBC 吳夢夢:覺得錯卻無法克制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