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20元「無盡蝦」吃到飽太受歡迎 造成虧損餐廳要漲價

金援以色列 民主黨國會議員提要求:須避免平民傷亡

新聞評論/黨魁唾手可得 賴清德總統路依然荊棘滿布

副總統賴清德參選民進黨主席幾乎篤定當選,但他2024的總統之路依然存在荊棘。(本報資料照片)
副總統賴清德參選民進黨主席幾乎篤定當選,但他2024的總統之路依然存在荊棘。(本報資料照片)

九合一選舉剛結束,朝野政黨馬上把眼光移向2024的總統大選。國民黨目前八字還沒一撇,民眾黨的柯文哲以得票4%之實力只能待價而沽,民進黨則三千寵愛目光齊聚副總統賴清德一身。由於選舉驟敗、派系糾葛等因素,賴清德此際是否應出手爭搶黨主席一職,以確保獲得提名,外界有些不同看法。由於登記時間緊迫,賴清德在確診隔離次日隨即宣布參選,並已向蔡總統報告。

賴清德擔心黨內初選橫生枝節,並非神經質,而是三年前的血淋淋教訓。當時他大膽挑戰蔡英文,卻遭到跟監、改規則等種種不公待遇,結果以民調8.2個百分點的差距落敗。這回,他的對手不再是蔡英文,但蔡英文仍為他設下了一個路障,那就是前副總統陳建仁。陳建仁去年底突然加入民進黨,成為蔡英文運用的一顆活棋;最近傳出的內閣改組名單,陳建仁接任行政院長即是劇本之一。為此,賴陣營人馬不免擔心舊事重演。

有了權力,就想要有更多權力,以便牢牢掌控一切,這是許多權勢人物的通病。陳水扁如此,蔡英文如此,蘇貞昌也如此,他們對於權力似乎從無饜足之日。賴清德須想想:自己是否也要變成這樣的人物?事實上,權力有一個平行面,叫做「責任」,這是那些濫權政治人物所遺忘的事。賴清德在朝向總統之路邁進時,是否先想想自己所能承擔的責任,再仔細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權力。若能如此,他才有機會成為不一樣的領導人。

賴清德是否該參選黨主席,民進黨內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派認為,賴清德已是「黨內最強棒」,他應該接下黨主席,並一肩扛起2024大選重任;這派以綠委高嘉瑜為代表。另一派則認為,黨政權力不要過度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樣會失去民眾信賴,賴清德不應兼任黨主席;這派以正國會立委陳歐珀為代表。陳歐珀反對賴清德接任黨主席,主要是同屬正國會的林佳龍亦有意角逐黨主席,自然不希望硬槓強棒。陳歐珀平日並非一言九鼎之輩,但他這次的反對理由倒是鏗鏘有力,說出權責相副的道理,值得賴清德傾聽。

就事論事,以賴清德之人氣,他是目前2024最受看好的人選之一,殆無疑問。然而,民進黨這次選舉受到重創,黨內卻連檢討的聲音都發不出來,究竟敗在哪裡依然各說各話,只想以拖待變。如果毫不反省,僅憑「完全執政」便繼續橫行硬幹,並公開上演派系權力爭奪大戰,難保2024不會遭逢更大的挫敗。因此,賴清德此時若去搶奪主席職位,便要負擔更大的風險,他極可能在黨、政兩端都難討好,或遭派系杯葛,反惹得一身腥臭而損了形象。如此,硬爭黨魁便不明智。

進一步看,賴清德還有一個更大的挑戰,那就是他身上原本閃閃發亮的「台獨金孫」及「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標籤,要如何調整。蔡總統近年濫用「抗中保台」戰略,已讓民眾因憂慮戰爭而產生反感,這從此次選舉結果看來,已十分清楚。而賴清德的台獨路線,比起蔡英文則猶有過之,這也是美方對他始終保持戒心的主要原因。此一傾向,雖有助於他鞏固深綠基本盤,但如果過度凸顯而讓民眾感到疑懼,必然會成為他邁向總統之路的一大障礙。

賴清德的總統之路,依然存在荊棘,包括了蔡英文的不信任、陳建仁的挑戰,乃至於民眾對他領導國家的信心和疑慮。說穿了,出任黨主席,絕非他角逐總統的前一站,他得先把自己準備得更周全才行。

賴清德 蔡英文 民進黨

上一則

世界OnAir/人間正是「鬼地方」台作家陳思宏寫家鄉羈絆

下一則

他家的神明廳有「雙貓」坐鎮 網友暴動想參拜:獻上罐罐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