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公民權闖關失敗 胡佛研究所學者意外

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美國學者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指出,這次選舉結果與選前民調的差距不大,讓他訝異的是,國際因素幾乎未對這次選舉產生任何影響,而且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投票反對與贊成人數相差竟然如此之小。
中央社報導,配合這次選舉,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投票同日舉行,而這項投票的結果讓祁凱立感到意外和有點失望,尤其是反對票超過501萬票,讓祁凱立感到十分驚訝。他認為,台灣男性到了18歲既然要服兵役,應該也要能夠投票。他說,就這點來看,台灣似乎和世界上其他民主國家有不同的選擇。
這項修憲複決要能通過,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贊成票要超過反對票,二是贊成票要超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因此至少要有961萬9697同意票才能通過,但這次的贊成票僅有564萬多票 。
在這次九合一選舉中,執政的民進黨僅拿下5個縣市。祁凱立表示,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訪台前的民調結果,就和這次選舉的結果差異不大。他並指出,10月中共20大報告涉台部分多次提及兩岸統一,但此議題並未在這次選舉中發酵。
祁凱立是史丹福大學智庫「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學者,對於這次選舉結果,他認為主要影響的因素有三點;第一是國民黨過去在地方選舉表現就不錯;第二是現任縣市長多為國民黨籍,國民黨原本就具有執政優勢;第三,民進黨執政已六年多,台灣選民對於這樣的長期執政多少感到有些厭倦,導致選舉結果不利於民進黨。
對於18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公投闖關失敗,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昨天表示,她感到相當遺憾,她在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所舉辦的開票晚會,發現現場有很多年輕人看到公民複決案的結果,他們都難過地流下眼淚。
不過,王婉諭說,在18歲公民權的這條路上,台灣已經走了數十年,面對過往的挫折,都不曾讓大家停下腳步,未來自己也不會放棄,請大家繼續一起堅定前行,把18歲公民權還給下個世代的台灣人。
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表示,針對修憲案公投的開票結果,時代力量雖然感到遺憾,但是仍會持續宣達18歲公民權的理念,繼續爭取更大的社會認同,「政治改革是漸進的,18歲公民權的修憲目標,一定會實現」。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