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把禁忌當奇招 免治馬桶變成馬蜂窩
民進黨雙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的「馬桶政治學」、林佳龍的「饅頭中毒說」都引來大量關注,2022大選,雙北是重中之重,民進黨在中央雖然完全執政,在地方卻是不折不扣的在野黨,特別是在兩大諸侯柯文哲、侯友宜夾擊下,民進黨更需要出奇招,但公共議題討論不應流於低俗、遊走禁忌邊緣,否則「奇招」也可能點燃更多仇恨值。
民進黨內早已評估,台北市已是「總統級」選戰,若能拿下首都重返執政,即便其他縣市選得不佳,整體選情就立於不敗之地,也可預防蔡英文總統提早「跛腳」;新北市雖然選情艱鉅,只要參選人林佳龍能牽制住侯友宜,削弱侯直攻2024年的聲望,就算立下大功一件。
民進黨在中央執政的主場優勢,在雙北很難施展拳腳,可以理解戰法不能保守,為了爭取年輕選票,試圖出奇招。猶記得2018年大選,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幾句「高雄發大財」、「愛情摩天輪」等政見,立刻引爆熱點,雖引來負評,最後仍攻克高雄市,撼動民進黨南台灣的深綠鐵板。
不過,民進黨目前在雙北想挑戰出奇制勝,似乎都引發反效果。陳時中推出公廁全面換免治馬桶確實引發討論,但與網紅「四叉貓」合拍疑似偷窺影片,把禁忌當搞笑,卻一點都不好笑,以為親近年輕人卻引發性騷疑慮,導致公共議題完全走調,免治馬桶變成馬蜂窩。
林佳龍比喻侯友宜是「白饅頭」,吃了第三顆饅頭會中毒,引喻失當的結果,就是被要求向全台饅頭業者道歉。綠營比喻挑戰侯友宜像打在棉花堆裡,林佳龍這次「七傷拳」還沒打到對手,自己卻先內傷慘重。
「論文門」打掉了一個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民進黨當然想從雙北全力反擊,但必須穩紮穩打,否則出奇招恐難收奇效。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