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廉大動作搜索約談林姿妙 法界:不符最小侵害原則

檢廉前天以圖利為由,大動作搜索、約談宜蘭縣長林姿妙,震撼宜蘭政壇。檢方能聲准搜索票,代表林有一定程度的犯罪嫌疑,如果搜索後進一步認為有串供滅證之虞,甚至應考慮向法院聲請羈押,但最後結果竟是「無保請回」,而非於複訊後選擇諭知交保。對照檢廉兵分30多路出擊,法界質疑,一開始全案是否有大動作搜索的必要?
據了解,林姿妙若以檢方所稱涉及圖利,檢廉在偵查一段時日之後,對於該案掌握的證據是否充分、犯罪事實是否存在,應該了然於胸;既然發動搜索,就應期待除了既有掌握的事證,還要能找出其他足以說服法院的證據,以此證明實施偵查作為有其必要性和正當性。
法界質疑,雖然實務上無法期待搜索必有斬獲,但檢廉若已掌握林姿妙基礎犯罪事證,為避免後續偵查受影響,在如此大規模搜索後,即便決定不聲押、也應選擇具保、限制出境、出海作為羈押替代手段,如果連這個都沒有,檢廉大老遠「請」林姿妙來回奔波,究竟實益何在?
法界人士議論紛紛,由於年底大選腳步即將展開,檢廉大動作的偵查作為,背後恐有政治因素考量,整起案件的偵查手段,也不符合對基本權干預的最小侵害原則。藍營人士直言,全案只怕是「項莊舞劍、意在妙妙姐」,犯罪事實仍待搜查證明,但攪亂林姿妙選情的效應已浮現,對手、網軍、側翼將不乏攻擊題材。
林姿妙早年因夫婿、前省議員林明正早逝而踏入政壇,一路從縣議員、羅東鎮長到入主縣府,憑著超高親和力連戰皆捷。宜蘭選民結構向來綠大於藍,林姿妙雖是國民黨籍,但民間好友廣納藍綠,幾次重大事件的發言皆以民意為依歸,刻意淡化政治色彩,「媽媽縣長」形象獲得不少中間選民支持,連民進黨政治人物也不排斥與她同框。
不過,林姿妙從政以來的政商關係常被有心人放大檢視,這次廉檢大動作搜查,除了林姿妙本人,連縣府團隊主管與其親友也受波及,從未敗選的林姿妙正面臨從政以來的最大風暴。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