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案延燒…教部要徹查大學 管中閔嗆「憑什麼」

台灣清華大學(清大)內設置「清華海峽研究院」,國安情治單位質疑恐遭對岸滲透,同時教育部認定違反兩岸條例,教育部長潘文忠說要全面盤點各大專校院兩岸交流情形。台大校長管中閔反問「憑什麼查?」更質疑教育部有何資格徹查?呼籲教育部注意用詞。
綜合媒體報導,「清華海峽研究院」是北京清華大學、台灣清大校友會、廈門市人民政府在2014年簽訂組建協議,2015年在廈門揭牌,並於2016年透過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向清大承租校內育成中心五樓,設立「清華海峽研究院新竹辦公室」,並成立兩岸產業促進中心,從事技術研發、攬才、投資,整合兩岸清華人才及研發優勢。
但國安單位擔心對岸可能由此辦公室滲透,造成台灣科技外流。教育部與經濟部、陸委會組成專案小組,日前赴清大育成中心、清大校友總會及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進行查察,初步研判涉有違反兩岸條例,教育部要求該辦公室停止運作,並將全面盤查兩岸高教交流狀況。
「教育部有何資格徹查大學?」
台大昨舉行創校93年校慶活動,頒發名譽博士學位予該校畢業的白先勇及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管中閔會後表示,兩岸交流是大學自治的一部分,最近教育部說要徹查各大學,意味著由教育部主動調查大學,讓他不禁想反問「憑什麼查?」管中閔認為,教育部應注意自己的用詞,教育部有何資格「徹查」大學,只能請大學自行查察校內是否有違法情形,「更何況我們不是教育部所屬的大學」。
管中閔表示,兩岸交流合作過去是受鼓勵的,不能因政府今天不喜歡了,就說此類學術交流是錯誤的,這種心態本身就很可疑。學術交流是讓自己可以更進步的事,不應受政治力隨便涉入,特別是以特定個人的想法去鼓動政治力量,來干涉這些事情。
白先勇:政治力不該侵犯學術界
白先勇則表示,狹隘的政治觀念對學術圈沒有好處,大學自由風氣很重要,政治力不該侵犯到學術界。他早年就讀台大時,正處於白色恐怖年代,當時台大校長是傅斯年,情治單位要進到台大抓人,傅斯年不讓他們進來,學術界應該要繼續維持這種精神。
白先勇指出,政府質疑各大專校院兩岸交流,這種想法太狹隘,中國共產黨不過百年歷史,我們中國文化則有5000年,他們不及我們的百分之一。政府若自我限制,對學術發展沒有好處。白先勇說,大學就是百家爭鳴的地方,舉凡美國的哈佛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若遇到政府徹查,也一律不會讓政府入校。
教育部昨晚重申,政府尊重大學自主,但不能違法。各大學從事兩岸學術交流,不應違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有些交流活動要先經主管機關許可,務必依規定申報,以免觸法。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