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院加入反公投國家隊 敏感時間點刻意護航?

監察院11日大動作公布核四仲裁案調查報告,整場記者會主軸,一言以蔽之,就是馬政府時代的經濟部稱核四安全無虞,實則不然。年底四大公投案投票在即,監院對該案調查長達兩年,在此敏感時間點結案,有無刻意護航成為「反公投國家隊」,恐已經是司馬昭之心。
監委指稱,此時開記者會並無政治考量,卻也透露為了此案,最近都加班到深夜。但若非為了趕在特定時間前完成調查報告,又何來天天加班的必要?這並非一句「該案已經多次展延調查期限了」能自圓其說。
過去疫情期間,監察院面對當今執政黨防疫有無疏失,未曾聽聞監委徹夜辦案,倒是負責調查疫苗採購的監委表示,政府取得疫苗不易,可以諒解;但當調查對象變成前朝政府,監院糾正卻是來得如此剛好,讓綠營反對重啟核四公投找到突破施力點,進一步裂解在野對四大公投的攻擊力。
撇開政治面,從實質面來看,重啟核四公投案領銜人黃士修指出,仲裁案台電求償奇異公司主要是因為有些測試是台電人員執行的,因此要求奇異公司支付此人工費,此與監察院主張仲裁案揭露核四不安全的調查報告方向不同,雙方對核四DCIS系統的認知更是南轅北轍。監院大動作開記者會,民眾未釋疑,對核四繼續霧裡看花。
核四是公共議題,監察院揪出核四仲裁案缺失亦是本於職權,但歷時兩年的調查,選在公投衝擊執政黨之際大動作公布調查結果,對事實認定也少了一錘定音的重量級專家背書,只怕讓監察院再被質疑是出於政治動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