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說財經 | 資本主義 被新冠疫情改頭換面

資本主義正面臨危機,新冠大流行可能會永遠改變它,並造福勞工和低收入階級。
新冠疫情放大了美國經濟和社會上許多不公平問題。數百萬美國人仍然沒有工作、女性和少數種族勞工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許多人負擔不起托兒服務或他們的孩子就學的遠距學習所需技術。
牛津大學經濟學和公共政策學教授科利爾(Paul Collier)表示,這種競爭環境前所未有,而且這個病毒已為當今經濟和社會體系的弊端提供了新的亮點。世界經濟論壇(WEF)更認為資本主義「歸零再出發」。
當今資本主義的特徵是總有一群人遠遠落後其他人,而決策者的責任就是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也不是資本主義第一次陷入危機。在1950年代、美國所謂的黃金時代,人們擔心自動化會減少人類的工作,而且政府安全網無法保障所有人─這是不是聽來很熟悉?。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企業的貪婪更廣受各界關注。
在當代史上,只有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比新冠疫情(COVID-19)對經濟更具破壞力。康乃爾大學美國研究教授格里克曼(Larry Glickman)表示,經濟大蕭條之後帶來的紓解、復元、以及最重要的改革,對於再次創造更好的未來經濟十分必要。
在新冠大流行結束後,要想再次徹底清除美國的所有經濟問題依舊很難。但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阿塞莫格盧(Daron Acemoglu)說:「我們仍憧憬著變革。」
新冠大流行可能透過以下三種方式永久改變資本主義:
新的社會安全網
新冠大流行暴露出美國社會安全網的缺點。專家說,在進入福利國家2.0之際,顧及勞工需求可能是更重要的任務。
格里克曼說:「我們正處於鐘擺移至政府能做什麼的更佳觀點。」
設計更好的失業救濟金制度、協助人們重返勞動市場的方案,以及更實惠的住房,可以減輕經濟最弱勢群體在這場危機中的負擔。
數百萬人在新冠大流行中失去工作,但定期失業救濟金往往不足以維持生計,而租金卻吞噬了大部分收入。隨著疫情的加劇,飢餓也是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從事低薪工作的勞工在工作場所感染病毒的風險相對上揚,包括賭場、肉類加工廠和運輸倉庫。
經濟學者們一致認為,為取代這些勞工的工資而支付的代價並不便宜,這可能意味著稅率必須提高,但同時還得保持夠低的水平,以免扼殺企業生存。這種作法無異於走鋼索。
製造業面臨挑戰
全球化與資本主義齊頭並進。它改變了金錢和人們在全球各地流動的方式。對於政策制訂者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應對勞工受影響的程度。
在當今的資本主義中,金錢一般而言被認為比勞工更重要:如果能將工作轉移到其他地方、或採用機器人來做可以省下不少錢,那就這麼做吧。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今年稍早表示,對於處於這種趨勢反面的勞工來說,情況並沒有改善,反而加劇了不平等現象。新冠大流行提供了一個很實際的例子:機器人不會生病,而人類會。
勞工福利不僅僅是收入,它還擴展到教育和醫保。在當今世界上,機器取代人類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對下一代進行教育,讓他們的技能與所需相匹配是很重要的。
債務高於以往
資本主義不僅與一個國家如何對待其人民和勞工有關,也與它如何對待其金錢有關。
新冠疫情刺激前所未有的政府支出,全球赤字正在迅速增加。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測,到今年年底,美國聯邦預算赤字將達到3.3兆元,是2019年的3倍多。
哈佛大學法學教授德桑(Christine Desan)說,債務可能是當今資本主義最明顯的特徵之一。
在後新冠大流行的世界裡,決策者若無法承受在巨大債務負擔下生活,就得解決整個現有系統的問題。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