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業會不會步上SVB後塵 日財相說不會

日本銀行股在上周一度接近十年來新高,豈料太平洋彼岸傳出矽谷銀行(SVB)傳出倒閉,讓日本銀行業大栽跟斗,東證銀行股指數三天崩跌16%,創下2011年福島震災以來最重頹勢。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今天(周三)表示,日本銀行業存款結構和SVB不同,不會面臨SVB崩垮的狀況。
東證銀行股指數今天(周三)勁彈3.8%,結束連三日頹勢。
日財本鈴木向國會表示,「日本的金融系統整體穩定,因為有足夠的資本緩衝以因應風險」。
SVB債券組合出現虧損,而日本銀行業也有大量持有外國債券的風險,且這些債券目前已有超過300億美元的未實現損失。
鈴木另舉兩個理由,說明日本銀行業發生類似SVB崩潰事件的機會很低。首先,銀行業在外國債券組合上面臨損失,但這些損失大多被股票持有的獲利給抵銷了。
其次,日本地區銀行面臨的銀行擠兌風險較小,因為他們的存款主要由個人的小額存款組成,不像SVB那樣有快速流動的大額存款。
不過,市場人士對日本銀行業持有龐大外國債券仍不放心。晨星(Monrningstar)證券分析師 Michael Makdad說:「日本銀行業和SVB同樣擁有大量債券,當債券殖利率上升時,其價格下跌,就會產生資不抵債的風險。」
大多數銀行表示,已經對相關風險進行避險,也會控管準備損失。但Makdad指出,日本郵政銀行崩跌,未上市的農林中央金庫債券價格波動,都反映相關曝險,
日本是美國公債最大的外國持有者,因為日本國內貸款利率很低,收益也低,促使他們向海外尋求較高的回報。
Oxford Economics 經濟研究員 Norihiro Yamaguchi說:「差別在於存放比率,日本相對於亞洲其他銀行非常低,這表示他們相當依賴債券投資,由於日本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他們積極投資於美國公債。」
通常情況下,債券損失對銀行來說不是問題,因為銀行通常會持有這些投資直到期滿。但在歷經了幾十年來全球債券市場最糟糕的一年之後,損失相當龐大。去年12月底,日本三大銀行的外國債券損失總額約為3兆日圓,據SMBC日興證券估計,地區銀行外國債券未實現損失達到1.4兆日圓。
日本銀行周二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日本金融機構有足夠的資本緩衝。但報告也指出,地區銀行的投資組合損失已經擴大,這也是投資人最擔心的小型銀行將更難招架市場波動的原因。
這些銀行股價去年秋季曾經猛漲,市場猜測日本將結束極寬鬆的貨幣政策,未來利率和利潤看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