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今年來已猛漲11% 中國解封讓後市更帶勁

進入新年才剛過幾周,銅價已經收復2022年全年多數跌幅,反映市場看好中國鬆綁新冠限制措施後的需求展望提升。
巴隆周刊報導,Fastmarkets金屬研究與策略主管米康尼克瑞賽表示:「在2022年遭遇的總體逆風因素將在2023年變成總體有利因素。中國結束嚴格的清零政策,而且美國正從積極緊縮貨幣政策,2023年轉向沒那麼鷹派的聯準會。」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交易最活絡的3個月銅期貨去年下跌近14%,但今年截至本月20日已上漲逾11%至每噸9,324美元,攀抵去年6月來最高。
米康尼克瑞賽表示,中國新冠清零政策大幅影響供需與相關政策,「清零政策結束對銅價是很大的利多因素」,中國銅消費量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大增,可望帶動需求升高。根據國際銅研究組織估計,中國在2021年占全世界逾55%的銅用量。
不過,米康尼克瑞賽仍認為中國重新開放將是「漸進的,而對商品需求的基本面影響最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感受到。」
紐約梅隆自然資源基金投資組合經理人朱艾爾(Al Chu,音譯)表示,中國的清零政策一直沒有大幅影響銅的供應,至於對需求的負面影響則是相當溫和。他說,在全球和中國,實體黃金供應處在「非常低的水準,意味有良好的供需情況,而且中國在整個2022年持續進口大量的銅。」
朱艾爾說,銅市場正處在廣泛商品周期的早期階段,是由長期投資不足與疫後需求正常化等景氣因素帶動,同時受去碳化與能源轉型等長期趨勢影響。
產業消息人士說,到這個十年末,電動車和再生能源產業預期銅的需求累計達1億噸,而全球供應量為3億噸。朱艾爾表示,「我們相信銅和商品市場在未來幾年可望走強」。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