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89歲傳奇影后蘇菲亞羅蘭 驚傳家中摔傷 緊急動手術

葛謨支持亞當斯「無證客將毀滅紐約」批拜登、霍楚移民政策「瘋狂」

歐洲企業節約能源成效大 乾脆關廠外流 專家很擔心

歐洲企業面臨能源危機,節約成效顯著,因為有些工廠乾脆關了。專家擔心恐不再重啟。(路透)
歐洲企業面臨能源危機,節約成效顯著,因為有些工廠乾脆關了。專家擔心恐不再重啟。(路透)

由於電力成本飆升且供應減少,歐洲的工業公司力求節約能源,他們也做到了,上季的天然氣和電力需求雙雙下滑。但他們不僅調低暖氣設定溫度,還關掉工廠,而後者也許永遠不會重啟。

雖然減少使用能源有助歐洲挺過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供應危機,但經濟學家、企業高管和產業團體警告,如果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可能嚴重削弱歐洲的工業基礎。例如鋁、化肥和化學品在內的能源密集產業,面臨企業恐將生產作業永久轉移到美國等有廉價能源地區的風險。在美國的公司支付的天然氣成本約為歐洲的五分之一。

公用事業公司E.ON表示,「許多公司停產」,這可能導致歐洲的去工業化迅速發生。歐元區10月製造業PMI觸及2020年5月來最低水準,歐洲可能正邁向衰退。

國際能源署(IEA)估計,歐洲第3季的工業天然氣需求較去年同期大減25%。分析師說,背後原因必然是廣泛的停工,單靠提高效率無法節約這麼多能源。

歐洲工業幾十年來一直將生產轉移到勞力和其他成本更低的地方,能源危機進一步加速了外流。例如,歐盟原鋁產量在過去一年腰斬,減產達100萬噸。

根據Eurometaux的Chris Heron,重啟一家鋁冶煉廠的成本高達4億歐元(3.94億美元),歐洲經濟前景不明使得重啟運作的可能性不大。

路透彙編貿易數據發現,歐盟的九家鋅冶煉廠不是減產就是停產,改從中國大陸、哈薩克、土耳其和俄羅斯進口。

歐洲化學工業會(Cefic)表示,歐洲今年首次成為化學品淨進口國。這反映出歐洲工業已經受到侵蝕。

天然氣 歐盟 哈薩克

上一則

這家潛艇堡專賣店逆轉勝 都拜這個策略所賜

下一則

微軟艾倫收藏品 佳士得拍出天價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