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10月出口衰退 兩年首見

南韓10月出口出現兩年來首見頹勢,由於南韓為全球經濟體供應晶片、顯示器和成品油等諸多關鍵產品,其貿易表現通常被視為國際需求的重要風向球;南韓出口下滑,反映全球經濟在升息壓力下已開始降溫。
南韓海關部門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整體出口額下降5.7%,降幅甚於經濟學家原估的2.1%。按工作日計算的日均出口下降7.9%。進口額成長9.9%,形成貿易逆差67億美元,已連續七個月出現逆差。
南韓最大收入來源半導體10月出口驟減17.4%,創下2019年來最大減幅。除半導體出口衰減外,南韓10月汽車出口成長28.5%,油出口成長7.6%,可充電池出口成長16.7%。
依國家區分,南韓對最大市場中國大陸的出口額衰減15.7%,疫情爆發以來首度出現兩位數萎縮。經濟學家指出,中國大陸嚴格的清零防疫政策導致該國經濟放緩,需求下滑,也拖累南韓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重挫。
南韓10月對美國出口成長6.6%,對歐盟出口成長10.3%,對日本出口則萎縮13.1%。
受全球能源價格高漲影響,南韓10月進口額增長9.9%,達到591.8億美元,遠超出經濟學家預估的年增6.9%。南韓能源部表示,韓國大部分能源仰賴進口,10月能源進口額較去年同期暴增42.1%,為155.3億美元。
Hanwha 資產管理策略師 Roh Hyun-woo 說:「南韓出口下滑,是全球經濟需求走緩的先期指標。利率上揚,信用市場緊迫,信心萎靡,出口正反映這些趨勢。」
南韓出口轉壞,貿易逆差擴大,令設法維持經濟成長的南韓決策者相當為難。 上周末萬聖節活動發生踩踏悲劇不利消費者信心,對南韓經濟更如雪上加霜。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南韓可能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貿易逆差。南韓發展研究院指出,由於南韓對外貿易依存度高,經濟依賴出口,韓元兌美元貶值不僅會導致進口下降,可能也會導致出口下降。今年來韓元兌美元已貶值17%,是同期表現最差的亞洲貨幣之一。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