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出口銳減 南韓DRAM敲警鐘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16日發布,8月DRAM晶片出口比去年同期銳減24.7%,為2019年以來最大減幅,顯示科技產品需求下滑局面加劇,三星及SK海力士兩大巨頭看淡後市,台廠南亞科也坦言,營運面臨挑戰,不過,業界認為,DRAM景氣正加速趕底,明年下半年可能呈現L型復甦。
三星電子和SK海士力掌控全球三分之二的記憶體市場,兩者合計囊括市占率達71.3%,研調機構IC Insights數據顯示,2021年,三星、SK 海力士與美光占整體DRAM市場產值高達94%。
今年以來,受到通膨、升息、中國封控等因素干擾,終端消費市場疲軟,全球晶片業景氣快速降溫,各國央行為壓抑通膨而快速緊縮貨幣政策,也助長經濟衰退的隱憂,DRAM現貨價隨之跳水。
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本月稍早表示,7月全球晶片銷售較一年前成長7.3%,是連續第七個月減速。另外,Susquehanna金融集團的數據顯示,8月的晶片交貨期再次縮短。
從各大DRAM廠釋出展望來看,三星對後市看法悲觀,坦言今年下半年看起來很糟,甚至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跡象顯示出明年會有明顯改善的跡象;SK海力士也預期,記憶體市況最快要到2024年才會開始好轉,並於2025年彈升。
台廠方面,南亞科保守看待第3季表現,認為成本、價格都朝不利方向走,毛利率下滑機率大,營運「有挑戰」,但強調,DRAM需求隨5G、AI、雲端及網通等應用成長,長期趨勢仍看好。
業界認為,系統廠的庫存修正高峰為本季,不論DRAM報價或去化庫存都加速趕底,此外,DRAM屬於寡占市場,屬於「淺碟型」市場,供應商不會願意再殺價,DRAM現貨價不至於再崩跌,合約價則可能慢慢修正。
業界預期,2023年在總體經濟回升幅度有限、小幅供過於求態勢下,有望於明年第2季後稍稍回彈,甚至也有機會在庫存低於健康水位,呈現「L型的復甦」。
記憶體模組廠威剛認為,雖然受全球經濟環境衝擊,傳統旺季消費性需求不如預期,但短期內DRAM現貨價已近谷底、再跌有限,目前威剛庫存去化進度符合預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