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美軍2架黑鷹直升機訓練時墜毀 傳多達9人罹難

北加奧克蘭18起瘋狂搶劫 劫匪還用槍打人

歐洲如何因應電價飆漲危機?克魯曼:政策大雜燴

俄羅斯減供天然氣刺激價格暴漲,促使歐洲諸國研議因應之道。(路透)
俄羅斯減供天然氣刺激價格暴漲,促使歐洲諸國研議因應之道。(路透)

每一本經濟學教科書都會說,價格管制通常會導致供不應求,短缺接踵而至。這情景發生在1979年的美國,當時伊朗革命導致汽油供應短缺,民眾在加油站外大排長龍。今天,俄羅斯減供天然氣刺激價格暴漲,歐洲諸國研議實施價格上限因應危機。難道他們不明白這麼做的後果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政治人物不按經濟學課本教的去做,未必是因為他們愚蠢,有時是基於充分的社會理由,即使干預市場必須付出代價,也不能任由價格飆漲到足以讓供需平衡的地步。

社會考量逼政府干預能源市場

因此,克魯曼預期,未來數月,或許會見到許多國家紛紛大力干預能源市場。

美國並非其中之一,因為汽油價格最近已從高檔回落。但歐洲國家就沒那麼幸運:俄羅斯已大幅縮減出口至歐洲的天然氣,歐洲家庭因此面臨巨大的通膨震撼。

俄羅斯名副其實的天然氣「禁運」為何衝擊這麼大?畢竟俄羅斯並非歐洲唯一的天然氣供應國,而天然氣也只是歐洲能源來源之一。例如,天然氣就只占英國35%的發電量而已,而且目前都不是購自俄羅斯。

然而,英國家庭的能源費帳單卻扶搖直上。何以致此?

克魯曼指出,一部分因素是,天然氣市場基本上是按輸送管線網路而定的區域性市場;即使英國此刻並沒有直接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但英國仍是歐洲天然氣市場的一部分,所以俄羅斯實質禁運推升那個市場的天然氣價格,讓英國難逃池魚之殃。

即使是如此,天然氣不是大約只占英國發電量三分之一嗎?沒錯,但如同教科書上說的,產品的價格通常反映的不是「平均生產成本」,而是其「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最後、最貴的單位成本。在此時的英國,邊際的那1度電是燃燒天然氣產生的。所以,電價還會漲漲漲,除非政府介入。

政府勢必會介入。放任市場價格狂飆不是可行的選項,至少在民主國家無法坐視不管。倘若政府不干預,放任能源價格飆漲,數百萬戶家庭財務將大受衝擊。

歐洲政策反應會怎麼做?

英國的政策展望尤其混沌不明,因為目前接替強生呼聲最高的下任首相人選特拉斯(Liz Truss)拒絕公布能源政策,表示等她真的就職再說。按跡象研判,英國偏好的政策選項可能涉及對家庭提供財務援助,而不像法國、西班牙等國已實施的價格上限。

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可能不足,因為家家戶戶需求各不相同。即使家庭收入差不多,住宅隔熱通風情況可能影響能源費用高低。長期而言,政府應推行鼓勵人人升級節能效率的政策;然而,短期而論,面對能源費用狂漲,人人不會熱死凍死,但很可能變窮。

因此,克魯曼預期,歐洲因應能源危機的政策可能是某種「大雜燴」。會有財務補助(financial aid),協助家庭支付能源帳單,一部分藉由對國內能源公司課徵超額利潤稅支應。也會有價格上限(price cap),或許還會有某種形式的配給(rationing)。

整體而言,2022-2023的歐洲能源政策可能與1979-1980的美國政策相似,不是因為決策官員愚蠢,而是因為有必要減輕能源價格飆漲帶給民眾的痛苦,不得不採取某種折衷措施。

克魯曼說,只要這種情況是暫時性的,就不是最糟的結局。能源配給和能源時而短缺,勢必造成不便並且犯眾怒。但這情況若持續數月而非數年,歐洲有辦法調適。萬一結果像委內瑞拉那般,物價管制變成常態措施,就另當別論,但那極不可能發生在歐洲。即使俄烏戰爭拖長,歐洲也將發展出一套更精細的能源配置系統,並逐步戒掉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

天然氣 英國 俄羅斯

上一則

期待美國房價下跌?專家分析:沒那麼快

下一則

高盛:近4成都會區房價 明年將跌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