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晶片供應鏈 印度挹注300億
印度台北協會會長戴國瀾(Gourangalal Das)接受日經亞洲訪問時說,印度將斥資300億美元改造其科技業,並且打造一條晶片供應鏈,以免受制於外國供應商。他也不排除未來與台灣的科技業者合作。
戴國瀾說,這項投資計畫的目標是提升印度國內半導體、顯示器、先進化學材料、網通設備、電池及電子裝置的產量。
印度的晶片需求每年的成長速度比全球快近一倍,「在2030年前印度的半導體需求將達到1,110億美元,屆時占全球晶片需求比重將超過10%。」戴國瀾表示,印度需要確保國內的半導體需求不會受制於捉摸不定的供應鏈,而「這正是我們在疫情期間所看到的情況」。
戴國瀾說,印度希望能在地生產更成熟製程的晶片,有別於美國和歐盟的目標是讓最先進的晶片生產回流。印度瞄準生產65奈米至28奈米晶片,這類晶片廣泛使用於通訊晶片、顯示驅動、電子產品和電動車的控制晶片。
戴國瀾並表示,印度除了內需市場廣大,還有充足的工程師人才庫,有助於吸引外國投資人,也有利於改造國內的電子產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