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罷工 燒到晶片能源業

南韓卡車司機的罷工行動進入第二周,已有具體跡象顯示這場罷工行動正在影響晶片生產,亞洲塑化供應鏈也受牽連,至於南韓本身的能源基礎設施可能面臨風險,國內中小企業更深受打擊。
韓國國際貿易協會(KITA)14日透露,三星電子在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生產面臨干擾,因為南韓卡車司機大罷工,阻攔了關鍵晶片製造材料的出口。一家南韓公司想將異丙醇(IPA),也就是用來清潔晶圓的原料,出貨給一家大陸公司,卻遭遇複雜的問題,而這家陸企負責供應晶圓給晶圓廠。
路透報導,韓國國際貿易協會在聲明中表示,約90公噸的IPA出貨遭延宕,相當於一周的出貨量。三星電子沒有立即置評,該公司在西安設有工廠生產快閃記憶體,KITA未提及是哪些公司。摩根大通的資料顯示,南韓是中國大陸紡織業「對二甲苯」的主要出口地,也是亞洲PVC的最大來源之一。東北亞和亞洲其他地區的汽車產業,也依賴南韓的合成乳膠與ABS塑料。
代表南韓7萬多名託運人的產業團體呼籲罷工儘早結束,若本周仍未停止,未來幾天可能會有更多工廠關門歇業,重創承包商,中小型出口商受創尤深,因為就算只有一、兩趟出貨被取消,也會構成致命打擊。
罷工活動迄今則對南韓國營電廠的影響有限,能源危機也非迫在眉睫,但民營電廠可能會感受到壓力,且罷工持續的時間愈長,所有電力供應商的前景就越不確定。
韓國東南電力公司和西部電力公司等電廠說,煤炭供應目前未受影響,但若罷工活動持續數月,更廣泛的供應鏈中斷可能對電力產業帶來連鎖效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