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 一路看跌到10月
史坦普500指數在上周逃過熊掌,暫未跌入「熊市」,但這可能只是遲早的事。分析師與交易員指出,這波因通膨、供應鏈、央行緊縮貨幣所造成的跌勢,可能還沒觸底,預估至少將跌到10月,而目前約在3900點價位的史坦普500指數,可能還要跌到3000點水準。
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已比先前高點回跌近30%,深陷「空頭市場」,但史坦普500指數20日一度墜入熊市後,收盤翻紅,逃過熊市。
巴隆金融周刊指出,美國銀行的哈內特等策略師都認為,一些高投機性資產的跌幅已深,市場悲觀氣氛壓倒性蔓延,出現明確的觸底「買進」訊號,但歷史紀錄分析顯示,這波跌勢遠未結束,此刻進場的風險很高。哈內特團隊分析過去140年來美股的19次熊市紀錄,發現下跌時間平均持續289天,平均跌幅為37.3%。以此推算,今年1月初開始下挫的美國股市,至少要到10月19日才能走完下跌循環,而史坦普500指數也將從先前創下的4818點回落到約3020點,才能滿足歷史平均跌幅。
每個熊市狀況各有不同,這次跌勢可能更久、更深,也可能提前反彈。但Evercore ISI指出,目前有大量因素顯示這次跌勢可能更嚴重。美國主要零售商上季財報遠不如預期,是一大警訊,顯示美國消費者已被高油價、高房租壓得喘不過氣,開始節衣縮食。而物價在烏克蘭戰爭、中國新冠封城的供應面擾亂下,短期很難降溫。
同時,央行開始升息,也衝擊投機性資產以及房地產價格,將重創光譜另一端的美國富裕階層。摩根大通估計,雖然美國房市還未回跌,今年來的股、債重挫已讓美國家庭資產銳減約8兆美元,估計美國人平均資產跌掉10元,就會減少2元的消費,影響不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