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應挖角台積三星人才

一家名為「安全與新興科技中心」(CSET) 的美國智庫發布報告說,根據去年通過的晶片法案 ,美國要重振半導體產業,至少需引進3500名具備高技能的外國勞工,建議延攬台灣及南韓的高科技人才,特別是向台積電及三星電子挖角。
為成功吸引這些海外人才,這家智庫建議增加簽證發放的途徑,特別是對台灣和南韓的高科技人才。例如,分配15,000張E-4高技能工作簽證給南韓人的《韓國夥伴關係法》(Korea Partnership Act)可加以修改,納人台灣勞工,這些將是實現此一建議目標的有效途徑。
根據ITHome報導,美國國會去年通過全名為「為半導體生產建立有效激勵措施」(CHIP)的法案,希望促進對美國半導體生產的投資。據此法案,估計美國的晶片製造商將須僱用多達2.7萬名勞工。CSET預計,海外人才需求量將超過3,500人,「在理想情況下,在這3,500多名外國勞工中,有許多人應來自台積電和三星」。
此外,三星電子新任共同執行長慶桂顯16日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說,旗下晶片和電子元件部門今年預期將表現強勁,在全球市場供給吃緊之際,公司正設法改善工廠營運,以擴大供應。
慶桂顯表示,晶片和電子元件事業今年的年成長率,料將優於全球晶片市場的9%預期成長率。
他說,三星晶圓代工事業將前往中國大陸開發新客戶,因預估大陸市場將迎來高成長;三星也將透過改善工廠營運模式,聚焦擴充供應產能。
掌管裝置解決方案部門的慶桂顯表示,三星也將提升定製晶片生產的應對能力,例如高效能運算和人工智慧(AI)等高成長領域。
慶桂顯還說:「當製程日益精密,複雜性也隨之增加,5奈米或以下的製程正接近半導體裝置的物理極限。我們正在改善良率,盡可能減少矽晶圓損失,藉此優化產線營運。我們將同步改善獲利能力和提高產能。」
股東問及如何因應俄烏戰爭,三星電子另一名共同執行長韓鐘熙說:「三星電子已停供產品至俄國市場。我們正密切關注各國對俄的經濟制裁,並採取措施把公司所受衝擊降到最低。」他也說,三星電子不排除撤出俄國市場的可能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