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製造業景氣 持續擴張

在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擴散之際,歐元區與亞洲去年12月的製造業景氣仍持續擴張,主要受惠於需求展現韌性、以及供應鏈瓶頸趨緩,但隱憂仍是Omicron疫情惡化。
歐元區12月IHS 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略降至58,仍遠高於象徵景氣榮枯線的50,且評估經濟健全度的產出次指標維持在53.8,反映製造業活動去年底保持韌性,工廠利用供應鏈瓶頸緩解的機會,以創紀錄的步調囤積原物料。
以各國來看,義大利製造業上月的擴張步調最快,法國擴張動能最弱,歐元區許多企業仍持續感受到供應短缺的衝擊,也有一些企業提到需求減弱的壓力。
IHS Markit資深經濟學家海斯(Joe Hayes)表示,歐元區製造業正出現一些初步的樂觀跡象,顯示困擾歐洲各地生產線的供應鏈危機,正開始消退,但目前仍無法排除新冠疫情、以及通膨進一步暴漲會持續干擾供應鏈的可能性。
在亞洲,則由北亞出口重鎮引領景氣復甦。台灣12月IHS Markit製造業PMI升至55.5,高於11月的54.9,而且是四個月高點。報告指出,供應鏈危機的最壞時刻有跡象已經過去,企業隨之強力擴產,但個別零組件緊缺影響了企業處理和履行訂單的能力,企業也指出人才招募困難,加劇積壓訂單的問題。
南韓12月製造業PMI也升至51.9,為三個月最高。供應鏈吃緊雖導致製造業產出繼續萎縮,但萎縮速度為三個月來最慢,同時新訂單加快成長,因國內需求好轉,也抵銷海外銷售低迷。馬來西亞和菲律賓12月製造業PMI都攀升,但印尼的擴張步調則小幅放緩,PMI降至53.5。
印度12月製造業PMI降至55.5,擴張步伐放慢,但仍顯示印度經濟持續復甦,加上物價壓力持續上揚,使市場更加預期印度央行將提前收緊貨幣政策。
目前Omicron病毒仍在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肆虐,中國也持續以嚴格的防疫政策遏阻疫情,可能持續影響供應鏈,使亞洲製造業前景轉趨黯淡。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