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聖嬰效應 燃煤、農產看漲

能源短缺危機來得不是時候。氣候反聖嬰現象正在太平洋赤道區域成形,可能使北半球的冬季更冷,取暖需求大增,天然氣與煤價將易漲難跌,還可能推高農產品價格。
美國氣候預報中心(CPC)上周預測,反聖嬰現象從今年12月持續到明年2月的機率為74%。
這種氣候會使亞洲、歐洲與美洲今年冬季變得更冷。今年北極的極地渦旋(polar vortex)看來比去年更微弱,很可能「鎖不住」北極的冰冷空氣,形成冰風暴等極端寒冷天氣。
煤與天然氣不夠燒,民眾和發電廠都以燃料油取暖與發電,將進一步推高已衝破每桶80美元的國際油價。而且,反聖嬰現象還會使美國加州、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地的乾旱更為嚴重,衝擊小麥、玉米、咖啡等農產品生產,造成物價上漲。印尼則可能遭遇洪水,使棕櫚油歉收,價格上漲。
反聖嬰現象也會對風暴推波助瀾,因為原會減弱風暴威力的風切,在反聖嬰現象下風力減弱,讓風暴更容易產生、增強。儘管秋冬的颶風很少會侵襲破西哥灣區產油區,美東地區可能遭颶風重擊。
但預報員勒霍勒斯說,反聖嬰現象有時候會把風暴推進內陸,在五大湖區以及田納西河谷降下風雪,反讓美國東岸逃過一劫。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