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交鋒 金融市場風險增

美國與中國高階官員在美國阿拉斯加會談的氛圍高度緊張,使美中關係重新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並為已陷入困境的金融市場帶來更多風險。專家認為,人民幣與新台幣匯率、兩岸股市,以及國際玉米行情受會談影響最大。
這次會議是美國總統拜登主政後,美、中高階外交官員首度面對面會談。雙方於18日首談後,很快就針對人權、貿易與國際結盟等議題出現爭執與互控,顯示雙方很難達成和解。
荷蘭合作銀行專家(Rabobank)艾佛瑞指出,市場可能只看新聞標題,但美中實際會談動態,未必是依循表面的方向在走。
由於美中會談情勢複雜,影響陸股投資人情緒,中國CSI-300滬深綜合指數19日大跌2.6%,已比2月時高峰大跌逾10%,且可能對會談結果更加敏感。
台灣股市今年雖表現亮麗,但也會受到美中關係緊張的影響。此外,人民幣與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走勢一向高度連動,因此人民幣匯率一旦受到美中緊張影響,也將連帶牽動新台幣匯率。瑞穗銀行亞洲匯率策略長表示,美中第一次會談不太可能達成「任何重要的協議」,後續會談將使人民幣匯率益發動盪。由於市場仍在觀望美中會談結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9日盤中並未受到太大影響,維持於平盤,報人民幣6.5045元。
原料商品方面,交易商密切關注中國是否會多買美國玉米;由於中國製糖業與飼料廠的玉米需求強勁,因此中國可能會擴大採購量。芝加哥5月玉米期貨19日盤中小漲0.2%,報每英斗5.4775美元。
雙方這次會談可能有共識領域之一,是在乾淨能源合作,以對抗全球氣候變遷,這方面能否有突破,將影響大陸太陽能股走勢;雙方對新疆強迫勞工問題的爭議,將影響大陸的太陽能及棉花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