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躍新冠疫苗第2大產國 今年估生產35億劑

印度今年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二大新冠肺炎疫苗生產國,預估全年可生產35億劑疫苗,僅低於美國的40億劑,足以供應本國及其他開發中國家之需。這也將讓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成為「疫苗外交」下的強權。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印度已有「世界藥廠」稱號,全球近60%的疫苗是由印度生產,且成本相對較低。
顧問業者Deloitte預測,印度今年的新冠疫苗產量將超過35億劑,為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的約40億劑。印度巴拉特生技公司(Bharat)表示,正在提高印度國產肌肉注射型新冠疫苗Covaxin的年產能,將提高到7億劑。Covaxin已獲准在印度緊急施打,但外界批評審查過程不夠透明,且未公布充分的效果數據。
印度政府也已批准阿斯特捷利康與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將由印度血清研究所(SII)生產,每月約5,000萬劑,並計劃到3月時產能提高到月產1億劑。印度其他業者也同意為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及美國嬌生公司生產疫苗,但這些疫苗目前尚未獲准在印度施打。
印度公共衛生基金會主席芮迪指出,輝瑞及莫德納公司是使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科技,利用基因物質引發自體抗疫程序,需要「嚴格的冷鏈標準」,對多數公衛系統而言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採取。印度生產的疫苗較容易運輸,且較便宜,因此更能因應開發中國家的需要。
印度龐大的疫苗產能,也令分析家相信印度能夠對其他國家供應疫苗。印度已保證將供應疫苗給鄰近國家,且已提供17個國家供應1,560萬劑。
但Jefferies集團專家夏瑪指出,印度國內施打疫苗的速度緩慢,估計到今年7、8月時接種率僅22%。再者,疫苗貯存與運送的難度比生產更大,印度應選製不需要保存在極端溫度之下的疫苗。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