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英特爾轉型 股東施壓

活躍避險基金Third Point正在施壓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迅速進行策略調整,包括可能分拆、出售資產,以處理英特爾一年來面臨的新產品進度延後、喪失美國最高市值晶片公司地位等問題。
Third Point執行長洛伯(Daniel Loeb)在29日致函英特爾董事長伊許拉(Omar Ishrak),表示英特爾面臨的麻煩可能不利美國科技業,他敦促英特爾評估不同的策略做法,包括考慮是否維持做為一家同時有設計與製造的晶片業者,並且研議剝離「某些失敗收購案」的可能性。
在Third Point致函英特爾的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29日盤中跳漲逾7%,收盤漲幅收歛至近5%,至每股49.39美元。30日早盤跌1%。
英特爾回應說,該公司「樂見所有投資人提出有關提升股東價值的建議。本著這種精神,我們期待與Third Point就他們邁向這一目標的想法進行交流」。英特爾執行長史旺(Bob Swan)先前已表明,他將在明年年初決定英特爾是否將把很大一部分的先進製造委外代工。英特爾7月透露,在試圖進入7奈米製程時遇到新的障礙。
英特爾若終止實際生產最先進的半導體,將代表英特爾命運轉折,也代表失去美國最大晶片製造商的地位。
洛伯在信中表示,英特爾曾經是「創新微處理器製造的黃金標竿」,但現在在製造方面已經落後於台積電與三星這些東亞業者。
洛伯說,英特爾在過去五年表現遠遠不如同業,而且光是今年,市值就損失逾600億美元,「若英特爾不立即改革,我們擔心美國能獲得先進半導體供應的能力將受到侵蝕,迫使美國更加依賴地緣政治不穩定的東亞,為從PC、資料中心到關鍵基礎設施等一切提供動力」。
至於英特爾面臨超微、輝達等同業,甚至是蘋果、微軟與亞馬遜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的競爭, Third Point的信函表示,英特爾「必須要能提供新的獨立產品方案來留住客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