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災損擴大 今年逾1500億

根據最新報告估計,2020年全球十大氣候災害引起的承保損失,高達1500億美元,超過2019年的金額,也反映全球暖化的長期影響。
根據非政府組織「基督徒互援會」(Christian Aid)發布題為「計算2020年的代價:氣候崩潰的一年」的年度統計報告,報告指出,這些天災造成至少3500人喪生,導致1350多萬人流離失所,而這類負擔不成比例地落在貧窮國家身上。
從今年1月澳洲野火延燒、到11月大西洋颶風形成次數破紀錄,全球氣候災害愈來愈多,且由於多數災損沒有保險,因此今年氣候變遷引發災難的實際成本可能還要更高。
報告援引上月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的研究指出,在低收入國家,受氣候影響的極端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中,只有4%有保險,相較之下,高所得經濟體則為60%。
基督徒互援會全球氣候政策領導克雷默(Kat Kramer)說:「無論是亞洲的洪患、非洲蝗災,或是歐洲和美洲的風暴,氣候變遷在2020年持續肆虐全球。」
在人為全球暖化開始影響地球氣候系統前,人類已飽受極端天氣災害困擾,過去100多年來的氣溫和降水紀錄,加上幾十年來有關颶風和海平面上升的衛星數據,在在顯示溫度上升的影響正在加劇,例如,颶風、颱風及熱帶氣旋等大型熱帶風暴的威力可能變得更強、持續更久。
根據報告,2020年十大氣候災害中,就有五起與亞洲異常多雨的季風有關。
美國加州、澳洲乃至俄羅斯西伯利亞偏遠地區燃起熊熊野火,延燒範圍破紀錄,也符合全球暖化趨勢,而隨著氣溫節節攀升,這類情況還會加劇。澳洲2019年底至2020年初的野火危機前所未見,不僅燒毀了20%森林,數以千萬計野生動物更是難逃死劫。
最近研究顯示,相較於一個世紀前,歐洲發生致命熱浪的機率更是攀升將近100倍。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