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發展速度 不如預期
在今年之前,汽車製造商看好在2030年前投資1.2兆元,將電動車從利基產品轉向大眾市場,其中許多車型配備自行開發的電池和軟體。
隨著一年即將過去,傳統汽車製造商以及特斯拉、Rivian和其他電動車新創公司都在縮減投資並重新制訂產品策略。除了已經投入電動車補貼的數十億美元之外,傳統汽車製造商還呼籲政策制訂者提供更多幫助,以抵消電動車轉型的高成本。
全球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需求正在成長。但電動車的採用率並沒有像業界高層預期的那麼快或獲利,尤其是在美國。
高利率使中等收入消費者無法放心購買電動車。對於習慣在短短幾分鐘內增加數百英里汽油行駛里程的買家來說,缺乏充電基礎設施是一個大問題。
美國汽車經銷商連鎖店AutoNation營運長帕任特(Jeff Parent)表示:「電動車將成為乘用車的未來。」但由於消費者對價格和費用的擔憂,「未來3到4年市場將會變得崎嶇不平。」
不過在中國、歐洲和美國這些主要電動車市場,電動車需求的成長速度仍快於汽車整體需求。
AutoForecast Solutions指出,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產量預計將增加2倍達到3340萬輛,約占汽車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展望未來,產業高層對將電動車市場再往外擴張提出兩個擔憂:負擔能力和充電基建。
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緩慢,迫使主要傳統汽車製造商今年與特斯拉達成協議,允許其電動車購買者使用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網路;這對特斯拉來說是個具有競爭力的妙招。
「可負擔性」是說服主流中等收入消費者支付足夠價格購買電動車的重要術語,以彌補更高的生產成本並仍然產生利潤。對於大多數傳統汽車製造商來說,至今被證明是不可能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