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美國廠 恐掀搶水大戰

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報導,一般都認為半導體是21世紀的關鍵資源,各大強權都正挹注鉅額資金,確保更多晶片在境內生產。然而,這場晶片競賽也擺脫不了全球最古老的關鍵資源-水,可能要因應日益缺水的問題。
製造半導體是一項耗水的工作,全球的晶片生產中心台灣,在2021年遭遇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當時台積電必須用卡車運水,以維持晶圓廠運作。今年的水情可能更糟。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的報告指出,如今台灣主要水庫的蓄水量僅四分之一,「配給用水正成為新常態」。
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常有季風帶來豐沛雨量,即便如此也會遇到水情告急,而台積美國新廠坐落的鳳凰城北部,天候又比台灣更乾燥。
鳳凰城官員估計,若台積電在該處建滿六座晶圓廠,每年可能需要多達4,933萬立方公尺的水,足夠供應16萬戶家庭。
曾任鳳凰城水務公司主管的Kyl水資源政策中心研究部門負責人索倫森說,鳳凰城約40%的水來自科羅拉多河。這條河流經美國七個州(亞利桑那州是最後一個),而這些州上百年來都在爭奪水資源。在經歷20年的乾旱後,這條河的水位又比目標水位低了40%。
由此看來,台積電與也在附近設廠的競爭對手英特爾,除了要搶市場,可能還得搶水。
索倫森說,科羅拉多河約七成水用於農業,農民又往以合適價格獲得一些分配。美國原住民權利基金會律師斯特普爾頓說,至少29個原住民部落也在科羅拉多盆地提出水權要求。
因此巴隆認為,不意外的話,對台積電來說,鳳凰城的「水政治」肯定比在台灣的情況更複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