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毀品牌形象?克魯曼舉馬斯克為負面教材

特斯拉(Tesla)2022全年股價崩跌69%,跌幅之大令人咋舌。一些評論者指出,經濟大環境和市況變差固然是這檔電動車股價重挫的主因,但也與執行長馬斯克種種行為傷害個人和特斯拉品牌形象有關。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說,特斯拉擁有鉅額市值(至今仍超過3,800億美元,2021年顛峰時更直逼9,000億美元),但他認為並不合理,問題與馬斯克在推特荒腔走板的行徑沒什麼關係,癥結在於特斯拉在電動車市的支配地位日益減弱,未能像微軟在企業軟體市場、或蘋果在消費電子裝置市場那般,憑強大的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簡單說就是人人都用他們的產品,因為別人都在用—建立強大的長期獲利機器,足以撐起高聳的股價。
反觀電動車這門生意,「強大的網路外部性」何在?儘管電動車可望成為未來主流交通工具,但特斯拉能像微軟或蘋果那樣,也牢牢鎖住市場支配地位,獲利長期源源不絕嗎?等到哪天產品不再被視為又酷又炫,特斯拉能憑什麼屹立不搖?目前特斯拉在充電站網絡等方面居於領先地位,但全球汽車大廠已在電動車市急起直追,使特斯拉美國市占率逐漸下滑,「通膨削減法」大力獎勵電氣化又可能使各廠牌電動車變得大同小異,使特斯拉獨特性不再。
不過,就眼前而言,確實有不少人把豪華車當作身分地位表徵,有人買特斯拉炫富,也有人藉著開這款「電動、零碳排豪華車」上路,宣示認同永續未來的理念,有如向外界宣告:「我富有,但我覺醒。」馬斯克給外界「超酷」、「未來願景家」(他的公司把火箭送上外太空)的印象,也助長銷售。
克魯曼認為,從這點來看,馬斯克近來在推特的怪異行為,似乎正日益疏離最挺特斯拉電動車的顧客,因為許多買家可能也傾向支持民主黨。有人分析紐約州資料,比對各郡政治立場傾向與特斯拉電動車登記數字,發現2020年總統大選投票一面倒向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的郡,購買特斯拉的人均數字「遠低於」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票倉郡。
例如,在富裕、親民主黨色彩很濃的西徹斯特郡(Westchester County),可見特斯拉的車滿街跑;但在川普勢力範圍內的斯托本郡(Steuben County),就幾乎看不到。
就某種程度而言,這或許也反映出西徹斯特郡居民收入較豐的事實,然而,年所得逾10萬美元的美國人,投票力挺共和黨人的比率仍大幅領先支持民主黨者。更明顯的是教育程度差異:大學畢業生變得傾向支持民主黨,佐證這種姑且稱為「特斯拉鴻溝」(Tesla divide)也與文化戰有關。西徹斯特郡居民大學畢業的人數遠超過斯托本郡。
疏遠主顧屬實不智之舉
因此,可這麼說:特斯拉這品牌的顧客以富裕、教育程度高的自由派人士為主,他們一部分是受馬斯克走在時代尖端的個人形象吸引。然而,馬斯克卻公然擁抱「讓美國再度偉大」(MAGA)陣營渲染的陰謀論,克魯曼認為,這「幾乎是糟糕得不可思議的行銷舉動,根本就在疏遠他的主顧」。
聰明絕頂如馬斯克,怎麼會這樣做呢?
克魯曼認為,馬斯克「或許正顯露出他的本色」— 基本上,他是個典型的科技業寡頭(technology oligarch)。獨裁本能和對小人物的蔑視,其實在矽谷菁英圈很常見,只是在資訊科技仍讓人覺得很酷的時候,這些負面人格特質被他們耀眼的成就掩飾住了。
但即使在矽谷圈,馬斯克「克制不了衝動」的個性,也比別人顯著。早在他買推特之前,例子就多不勝數。四年多前,一名潛水員駁斥用迷你潛水艇救援洞穴受困者的提議,而被馬斯克罵「戀童癖」;現在,他的言行舉止變得愈來愈怪異了。
克魯曼寫道:「就算馬斯克自始至終都與他在粉絲心目中的形象一模一樣,特斯拉或許仍步向最終的式微。從經濟觀點來看,電動車這門生意不會成就長期的市場支配地位。但馬斯克原本有機會能把算總帳那天延後至少一陣子,如果他能對最佳顧客群遮掩自己本色久一點的話。」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