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3大車廠罷工升級 擴及配送中心 增至20州38地點

馬斯克加碼10萬拉下潘正義 要他為金山衰敗負責

鮑爾唱「鷹」調幾百遍為何市場還是不信?三理論解析

聯準會主席鮑爾。     (歐新社)
聯準會主席鮑爾。 (歐新社)

民不與官鬥,市場切勿跟聯準會(Fed)做對。這些警語投資人早該銘記在心。但任憑Fed主席鮑爾及其同僚一再表明,升息抗通膨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市場為什麼總是不予採信?

負責Fed利率決策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14日結束兩天會議,一致決議升息幅2碼(0.5個百分點),將聯邦資金利率提高到4.25%-4.5%。而且,從呈現官員個別利率預測的「點狀圖」,到鮑爾在記者會上的發言,也都釋出「鷹」派訊息。

根據19位Fed決策官員利率預測的中位數,Fed官員估計明年底前,聯邦資金利率將升高到5.1%,比9月底時估計的4.6%上調。

市場對Fed鷹派訊息反應淡定

儘管「點狀圖」清楚指向利率將升到5%以上,但顯然債市投資人並不信終端利率會升到5.1%。反映利率預期的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14日滑落1.1個基點,降到4.217%。同時,根據CME的FedWatch,聯邦資金期貨價格顯示,市場預期Fed在1月31日至2月1日會議上,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的機率達59%。

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多元資產投資長Maria Vassalou說:「市場樂觀看待終端利率會比較低,而且在明年下半年就降利率,這是跟Fed做對,我們認為這不切實際。除非金融危機出現或市場流動性枯竭,Fed才有必要介入,並且降低利率。」

「鷹」味濃厚的不只是「點狀圖」。鮑爾在記者會上強調「太早放鬆政策可能鑄下大錯」的歷史教訓,並表示除了一連兩個月通膨報告改善之外,仍需要見到更多證據,才會考慮採取「較不限縮」的利率政策。他還反覆指出勞動市場「非常強」,收緊貨幣政策仍有必要。

MSCI投資組合研究主管Andy Sparks說:「鮑爾強調,Fed需要見到更紮實的證據,證明通膨率正滑向央行2%目標,才可能考慮較不限縮的利率政策。在10月和11月通膨報告大幅改善之後還這麼說,是很強硬的說法。」

然而,市場反應淡定。美國股市14日收盤雖跌,但跌幅不大,甚至在鮑爾記者會進行中途還一度翻紅。美元回軟,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小幅下滑,10年期殖利率略低於3.5%。

市場仍存疑

為什麼市場對鮑爾及其同僚的「鷹」派訊息左耳進、右耳出?為什麼市場不相信鮑爾說的話是認真的?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歐瑟士(John Authers)指出,有下列幾種解釋:

一,肢體語言疑似露出「鴿」腳

鮑爾在記者會上一度遲疑很久,才繼續唸講稿。這令懷疑他只是老和尚唸經,有口無心。有些「鷹」派措詞他照稿唸,像機器人似的重複,讓交易員認為鮑爾只是「裝腔作勢」罷了,而是相信任自己的模型(顯示衰退將至,將迫使Fed降息)。在答詢時,鮑爾未把握機會抱怨金融情勢變得太寬鬆,未趁機「喊跌」股市,也被視為沖淡「鷹」味的敗筆。

二,「升息速度不再重要」投市場所好

鮑爾強調今後升息速度不再重要,更重要的利率終點何在、維持多久。這句話讓聚焦短線的投資人大受鼓舞,因為言下之意就是:明年2月升息幅度可望進一步縮小,變成升息1碼。

歐瑟士說,倘若明年底聯邦資金利率升到高於5%,即使2月只升息1碼,又能讓市場寬心多少?但若Fed願意下次只升息1碼,另可解讀成Fed對落實「限縮性」利率政策的決心不夠堅定。

TS Lombard分析師Steven Blitz就批評鮑爾:「你強烈暗示2月傾向升息1碼,由於這與市場對成長和通膨的看法很搭調,市場漠視鷹派訊息,以鴿派計價反應。結果是,市場控制你的論述詮釋權。」

渣打銀行分析師Steve Englander也持類似觀點,認為鮑爾準備考慮進一步放緩升息步調,透露出緊縮政策弱化或缺乏堅持到底的決心。

三,Fed過往紀錄不佳

在後金融海嘯的時期,Fed發布的「點狀圖」頻頻預測利率將走高,但市場總是押注利率不升反降,而且事後證明總是押注正確。仗著這些過往紀錄,市場如今變得對Fed聽其言、觀其行,其來有自。

通膨復熾使情況不同了

但歐瑟士提醒投資人:情況不同了。現在的問題是,通膨在睽違40年後首度復熾,而且情況嚴峻。在勞動市場至今仍對貨幣緊縮不為所動、工資持續勁揚的情況下,通膨雖趨緩但仍高得令人無法接受,通膨預期仍有「脫鉤」之虞,看來Fed唯有持續緊縮,別無他途。

投資人這回若堅持與Fed對做,日後恐怕得吞苦果。

殖利率 鮑爾 升息

上一則

彭博評選定義今年全球商業50人 台積魏哲家入選

下一則

聖誕老人笑呵呵 北極名下房產在過去一年上漲12%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