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竄升 為何蘋果iPhone 14能不漲價?

在美國通膨竄升至近40年高點,看似萬物齊漲之際,蘋果的iPhone 14系列新機卻是例外,儘管零組件的成本增加,蘋果卻維持美元的起跳價格不變,讓許多人大感意外,因為企業常跟著通膨調漲產品價格,至少要足以彌補新增的生產成本。
那麼為什麼蘋果可以不漲價?波士頓大學Questrom商學院市場、公共政策及法律資深講師Jay L. Zagorsky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或許可從消費者物價數據找到答案。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智慧手機的價格其實比一年前下滑20.4%,跌幅是BLS追蹤的所有細項最大。
事實上,近年美國智慧手機總是逐月下跌,從2019年底以來,跌幅更達驚人的40%。數據也顯示,從電腦到智慧手表等廣泛的科技裝置,價格也都會隨時間下跌,電視價格年比下滑19%,美國政府歸類的資訊科技商品也跌8.8%。
為了反映科技產品品質隨時間的迅速變動,BLS會採用「情緒迴歸模型」(hedonic regression models)評估滿足感變動等因素,希望了解每項新功能會帶給價格的變動,因此消費者買新款智慧手機要付錢的雖然沒變少,但快樂感卻提高了20%。
然而,在零組件成本增加、晶片短缺之際,iPhone 14的美元價格卻是「加量不加價」,在當前的高通膨時期,讓iPhone新機相對降價,Zagorsky認為,另一個原因是蘋果的毛利率很高-上季為43.3%,足以吸收晶片和其他零組件增加的成本。
蘋果維持iPhone 14系列新機價格不變,也能在競爭激烈的智慧手機市場,繼續擴大市占,維持iPhone的最熱銷智慧手機地位。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