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達標才能參加 共和黨2024大選初選辯論設門檻

王丹再被控性騷 當事人:當男友的面撫摸我的腰

Fed非得要持續升息才能壓抑通膨嗎?克魯曼:別無選擇

儘管近來美國通膨有趨緩跡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為,聯準會(Fed)此刻除了繼續升息抑制通膨,別無選擇。(路透)
儘管近來美國通膨有趨緩跡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為,聯準會(Fed)此刻除了繼續升息抑制通膨,別無選擇。(路透)

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6月持平,初步數據指向8月仍可能走低,但宣告擊敗通膨還言之過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表示,聯準會(Fed)此刻除了繼續升息抑制通膨,別無選擇。

美國最近通膨趨緩的主因是汽油價格下跌。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7月全球糧價指數大幅滑落,預告未來數月食物價格也將回落。事實上,最近牛肉價格已經愈來愈便宜了。

但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指出,Fed明白,貨幣政策不應隨波動大的食物與能源價格起舞,然而當前基礎通膨(underlying inflation)仍高得令人難以接受。所以,Fed此刻絕對不會「轉鴿」,而是會依循「正統政策」,繼續升息讓經濟降溫。這麼做極可能導致失業率攀升,甚至可能引發衰退。

以「收入政策」抗通膨,在美行不通

有沒有「非正統政策」,無須付出痛苦的經濟代價也能把通膨控制下來?克魯曼表示,確實有兩種「非正統」抗通膨策略,有時也奏效,只是都不適用於美國現在的情況。

克魯曼指出,其中一種稱為「收入政策」(incomes policy)」直接政府干預,藉由價格管制或道德勸說,達到限縮物價漲幅的目的。另一種途徑是藉擴大供給壓低物價。

「收入政策」奏效的典型實例在1980年代的以色列,當時以國通膨飆高,但後來成功降下來,經濟也未摔入嚴重衰退,主要是靠推行一套政策方案辦到的。那套方案包含暫時凍結薪資和訂定物價上限。

然而,這種政策在當代美國行不通。在1980年代的以色列,政府可把多數經濟要角都召集在同一室開會,工會聯盟Histadrut則代表約80%的勞動力。再者,以色列80年代的通膨大致反映「自我實現的通膨預期」,與美國現在的情況不同,美國的長期通膨預期仍持穩,並未失控。

美國通膨問題的根源

那麼,美國現在的通膨問題出在哪?克魯曼認為,或許只是「太多貨幣追逐太少物資」的典型案例,導致經濟相當火熱,職缺數目遠超過求職人數。

這種被火熱經濟吹大的通膨泡泡,若想藉由物價管制來壓扁,幾乎確定會不堪市場力量而爆開。

這不是說國會和總統點名斥責某些企業趁機發「通膨財」沒用,這麼做無傷,且可能加快通膨下降過程。然而,要降低通膨,仍需要Fed收緊貨幣政策 — 使追逐有限貨物的貨幣數量減少。

擴大供給可壓低物價,但緩不濟急

除非,能提高貨物的供應量。比方說,藉由投資基礎建設擴大美國產能。理論上,產能提高有助於降低通膨,美國總統拜登去年簽署的基建法和今年的通膨削減法,就是以此為目標,只是要等多年以後才能收割「提高生產力、限縮通膨」的果實。

但Fed相信,通膨已成燃眉之急,儘管通膨預期仍「錨定」,但不能冒險押注於通膨若長久居高不下情況仍會這麼樂觀。因此,Fed必須迅速採取行動把基礎通膨壓下來。

因此,Fed現在除了「正統政策」 — 藉引導經濟降溫緩和通膨—別無其他務實的替代選擇。至於這波經濟減緩是否會嚴重到「衰退」的地步,仍不明朗;但即使經濟沒衰退,消費者蒙受一些痛苦,恐怕在所難免。

克魯曼 貨幣 以色列

上一則

景氣愈差唇膏賣得愈好 口紅效應庇蔭美妝產業抗衰退

下一則

期待美國房價下跌?專家分析:沒那麼快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