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降 克魯曼:Fed轉鴿時候未到
美國通膨終於開始趨緩, 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幅從6月的9.1%高峰降到8.5%,剔除食物與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年增率則持穩於5.9%,為通膨觸頂提供明證。
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表示,通膨迅速下滑,並不足以構成聯準會(Fed)貨幣政策立場迅速「轉鴿」的條件。
克魯曼在數日前發表的紐約時報專欄文章中,就料到官方公布的CPI增幅將大幅縮小,反映近來汽油和食物價格雙雙回跌。通膨趨緩當然是大好消息,但他建議Fed決策官員「應保持鎮定,繼續向前行」。
克魯曼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時代,如何定義「核心」通膨難度變高,因為從二手車售價到運費都狂漲、加劇了通膨率波動,只是剔除食物和能源似乎顯得不足。但現在,各種基礎通膨指標,從傳統的核心通膨指標,到凡是大幅變動的物價及勞動成本都予以剔除的指標,都指向基礎通膨仍高得令人難以接受。
那麼,通膨為何降下來?克魯曼指出,拜登政府的政策,包括釋出戰略儲油、敦促加油站牌價反映汽油批發價下滑、努力疏通供應鏈瓶頸等,或許有幫助。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全球經濟減緩:經濟衰退可能尚未降臨美國,但或許已襲擊歐洲了,而中國大陸「清零」防疫封控政策對經濟的影響仍餘波盪漾,諸如此類。
通膨降下來,對美國貨幣政策有何影響?克魯曼認為,影響輕微。Fed的策略是藉由提高利率讓經濟降溫,來壓低基礎通膨。他相信這個策略終會奏效,只是「短期通膨傳來好消息」,「並不是策略已奏效的證據」。通常屬於「鴿派」陣營的克魯曼也必須說:這不足以構成Fed「轉鴿」、轉向寬鬆貨幣的條件。
克魯曼預期,Fed抑制通膨的努力,或許會在未來數月把基礎通膨壓下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