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7旬亞裔長者勇鬥2劫匪 無懼胡椒噴霧全打跑

史指再漲10點 收在今年最高

克魯曼:美通膨有望軟著陸 但沒Fed預期那麼「軟」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 路透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 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已啟動升息循環,相信能把目前居高不下的通膨壓下來,同時不致引發經濟衰退,促成所謂的「軟著陸」。展望真有那麼樂觀嗎?或者,198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夢魘即將捲土重來?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說,美國通膨情勢在好轉前還會再惡化,從俄烏戰爭推升石油、小麥等大宗商品價格,和美國官方住宿費指標尚未充分反映去年新出租公寓租金成本暴漲,即可見端倪。

問題是,這回美國通膨會從高處重重摔下,讓經濟付出慘痛代價嗎?美國上回在1980年代馴伏高通膨,但代價甚鉅:失業率飆上10.8%,直到1987年才降回1979年的水準。

克魯曼認為,有充分理由相信2022年情況不同,也許「軟著陸」不像Fed預期的那麼「軟」,但通膨減緩(disinflation)應該不會,或至少可說沒有必要, 變成極其痛苦的過程。

他指出,相較於美國1979-1980那波通膨飆升期,2021-2022的通膨「截然不同」。40年前的通膨在美國經濟「根深柢固」——亦即當時企業、勞工和消費者都依據高通膨將持續多年的預期來做決定。

如何判斷通膨是否嵌入經濟?一種方式是從工資合約來觀察。1979年工會與資方議訂的工資合約載明第一年平均調薪10.2%、然後逐年調漲8.2%;1981年底,礦工聯合會(UMW)議約條件則明訂爾後數年逐年調薪11%。

正因通膨持續居高不下的預期深植人心,所以勞工要求這麼高的調薪幅度,好讓收入跟上物價漲幅;雇主也願意接受,因為預料競爭同行也會大幅調薪留住員工。這使得通膨變得「自我延續」:人人都提高價格,因為料定別人也會提高。

終結這種「工資-物價螺旋上升」,需要巨大的震撼——當年Fed做法是猛烈調升利率力抗通膨,結果是經濟陷入衰退,勞工不得不接受重大讓步,通膨也降了下來。

克魯曼指出,今日情況「截然不同」。有別於當年幾乎人人預期高通膨將連年揮之不去,現在少有人這麼看。債券市場預期通膨終會降回疫前水準。消費者對未來一年通膨預期是很高,但對更長期的通膨預期仍「錨定」在相當溫和的水準。專業預測師也預估明年通膨將趨緩。

換言之,克魯曼預期,美國「幾乎確定」不會遭遇像當年那樣的「自我延續」式通膨,陷入1980年代那種經濟慘況。一旦油價和糧價止漲,二手車價(過去一年來狂飆41%)回落,諸如此類,最近許多通膨壓力將隨之減退。租金大漲高峰期似乎也已過去,只是還要再過一段時日才會反映在官方數據上。

因此,克魯曼認為,應該沒有必要像1980年代那般,為了打通膨而強力壓抑經濟。話雖如此,Fed若以為控制通膨不會導致失業率升高,或許「太樂觀」:待補職缺空前的高、企業普遍抱怨缺工、工資勁揚,都顯示此刻美國就業市場火熱,這種熱度雖難以為繼,要降溫仍得接受失業率升高,但不至於導致經濟全面衰退。

Fed宣示將逐步提高利率,已導致美國抵押貸款利率大幅上升,且可能促成必要的經濟降溫,在財政政策由鬆趨緊下尤然。

結論是,所謂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 stagflation)將捲土重來的警語,應是危言聳聽。仔細檢視歷史就明白,2021-2022通膨與1979-1980通膨情況大不相同,也比較容易解決。

克魯曼 勞工 利率

上一則

溫蒂登早餐市占率第3 快追上漢堡王

下一則

為進軍影視產業鋪路? 傳蘋果CEO庫克將首度出席奧斯卡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