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免除貸款 各州恐要課稅

儘管聯邦新冠紓困法案解決了可獲可免除貸款(forgivable loan)的小型企業的擔憂,但這些企業仍可能面臨稅收打擊,問題來自州政府。
新的紓困法案除了支付美國家庭現金支票,並為失業者提供300元外,還依薪資保護計畫(PPP)提供第二筆可免除貸款來協助陷入困境的小企業。
通常,如果至少60%的獲利用於工資支出,則借款人就符合PPP貸款免除資格。低於60%則可能會得到部分貸款免除。未遭免除的貸款必須償還,利率為1%。
國會還解決了紓困法案的一個長期問題:它允許PPP借款人就其免除貸款所涵蓋的支出申請稅負減免;財政部和國稅局(IRS)之前表示此舉將構成「重複徵稅」,因為免除貸款是免稅的。
但小型企業先別急著慶祝,因為年底到來的稅務申報,可能出現以下問題:各州可能阻止PPP借款人要求扣除州稅收申報表上的扣除額或貸款餘額免稅。
當涉及稅務申報時,聯邦規定只是其中一部分。各州對「國內稅收法」(Internal Revenue Code)的作法不同,包括是否採行聯邦法律的修正。
有些州在確定收入時依據其自有規則,其他則依所謂的靜態或滾動基礎遵守聯邦法規。
在靜態基礎上,各州從特定日期起遵循聯邦法規。在滾動基礎上,隨法規修正同步採用。
這些差異可能導致小型企業申報聯邦稅收與州級稅收時出現差異。
這也意味著各州在解釋新冠紓困措施時可能採取不同的論點,包括可能不允許PPP免除貸款免稅或阻止扣除與PPP相關稅項。
各州不遵守聯邦法規的另一個誘因是:由於疫情導致裁員和企業關門,州銷售稅和所得稅收入下降。
鳳凰城Thomas, Zollars & Lynch法律事務所合夥人佐拉爾斯(Ed Zollars)說:「如果某州真的為錢所困,它們就可能採取相關步驟。」「只要不違反聯邦規定就好。」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