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禮物想退貨 牢記「三不」

聖誕佳節人們互送禮物,即使送禮的人用心挑禮物,仍未必切中收禮人的期望,就好比,自己已有一套很滿意的法蘭絨睡衣,卻又收到類似的禮物,難免想退貨。
如果打算退貨,務必要熟悉退貨政策,尤其是假期調整後的規定,以免招來麻煩。
根據資源網站ConsumerWorld.org最新分析,新冠疫情期間,各主要零售商被迫調整退貨的運作流程,新增一些特定限制、並且讓購物者有更多選擇。
例如,網路零售商亞馬遜(Amazon.com)將退貨期展延一個月,讓絕大多數10月1日起發貨的商品退貨期延長到1月31日,退貨期放寬,卻又增訂限制,基於衛生考量,耳塞等個人貼身用品不接受退貨。
所以,收到禮物後一旦決定退貨,請特別留意退貨規定;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可參考以下「三不」原則:
不要馬上跑到店內退貨
盡量不要聖誕節後迫不及待衝到店裡湊熱鬧排隊退貨,避開還在度假逛街的人群;專家建議透過郵寄、或者放下貨品就走等零接觸方式退貨,可減少暴露在可能接觸病毒的環境裡、降低染疫風險。
只可惜,並非所有商店都接受零接觸退貨。ConsumerWorld.org創辦人德沃斯基(Edgar Dworsky)說,假如沒有零接觸選擇,至少不要急忙趕在聖誕節後隔天就去店裡退貨,稍微等幾天再去,隊伍短一些,也就不必在人群中逗留太久。
不要等太久才退貨
顧及與大批人群接觸的染疫風險,最好節後一段時間再返回實體店退貨,但如果可選擇零接觸式退貨,最好不要拖太久,錯過退貨限期。各州、每一家商店的退貨政策不盡相同,但都設有退貨期限,平常時候通常是30天,聖誕假期多半延長。
今年受疫情影響,退貨期規定更特殊,許多商店進一步延長禮物退貨期限,最常見的是,可在2021年1月之前接受未開封或未使用物品退貨,少數商店的退貨期長達90天、甚至一年,有些時候依商品是否特價有不同的退貨規定。總之,每家商店都有明確的退貨政策,您一旦萌生退貨念頭,可及時上網查看退貨期限,並且想辦法提醒自己,以免錯過。
萬一錯過退貨期,多數商店願意提供信用額度,日後可持額度到該店購物,有些商店完全不受理。碰到超過退貨期而無計可施時,只好擱置在家,令人懊惱。
不要弄丟收據
節日禮物附有收據,處理起退貨將方便多了,十之八九都可順利取回款項,相對的,萬一沒有售貨單或收據卻要退貨,各商店各有不同原則,也許能兌換信用額度、可換貨、或者什麼都拿不回來。
很重要的一點是,多數情況下,只有付錢的人才能取回現金或信用卡退款, 所以,收禮人即使有「禮物收據」(gift receipt),多半只能為換貨,或者取得等值信用額度、禮卡。
假如實在很想換回現金,只好提起勇氣跟送禮的人索取一般收據,這麼做可能有點尷尬;為求圓滿,可以跟送禮者說,您想換合適的尺寸或顏色。如果沒有收據,商店可能只以當下同一商品最低售價折算成信用額度給退貨者,德沃斯基強調,千萬不要既沒收據、又失去原本的包裝,免得退貨受阻。某些物品如衣服或個人用品無法換貨,總之,務必先詳讀退貨規定。
如果符合退貨規定卻仍被拒絕,請嘗試聯繫商店經理或客戶服務熱線,再不然,可向州總檢察長辦公室投訴或與當地消費者代理機構申訴。
疫情下,人人都要遵守更多安全預防措施,許多業者的郵寄退貨處理時間隨之拉長,所以退貨時要有心理準備,退貨款入帳時間可能比平常晚一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