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示警:投資人對美股崩跌的恐懼 升至多年來最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表示,新冠病毒危機和即將舉行的美國大選,已將投資人對股市崩跌的恐懼推升至多年來最高水平,「現在是高風險時刻」。他並建議投資人要分散投資,在未來一段期間內不要對美股過度曝險。
這位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日前在紐約時報撰文說,儘管投資人對市場的信心很低,但股價卻「處於非常高的水平」。他並表示:「這兩種波動因素的結合,不代表(股市)將會崩盤,但顯示風險相當高。現在該是戒慎小心的時候。」
席勒在其數十年的職涯裡建立了多個股市信心指數。他說,其中許多顯示,投資人對股市的緊張不安尤甚於以往。席勒舉例說,他製作的崩盤信心指數(Crash Confidence Index),追蹤有多少散戶投資人認為未來半年美股發生災難性崩跌的可能性小於10%,而這項指數在8月創下紀錄新低,當時只有13%的受訪投資人表示,美股崩盤機率低於一成,這項指數在9月也很低,只有 15%。
他並指出,相較下,機構投資人對美股較具信心,但9月的指數為24%,也是很低,「簡言之,絕大多數的投資人表示,美股即將崩潰的可能性大於10%,這確實是個令人非常擔心的明顯指標」。
席勒說,他的另一個指數估值信心指數( Valuation Confidence Index)在9月也接近歷史低點,因為38%散戶投資人認為股市並未定價太高,而且遠低於2009年3月美股觸底的77%;此外,有46%機構投資人持此看法,也遠低於2009年3月的82%。
這位經濟學家還說,他協助建立的周期調整本益比(CAPE)顯示,現在美股的本益比看起來類似經濟大蕭條和2000年代初網路泡沫爆破之前的時期。
但席勒說:「低信心指數和高股價本身不會造成市場崩潰。」 「實際上需要另一種動能。」他說,染疫人數增加或美國選舉出現亂局,可能會「動搖人心」,現在的股市與以往崩盤前的股市之間若有更多相似之處,都可能「產生一種心理上的風險感」。
席勒說,對某些人來說,投資股市的決定有些冒險。他並表示:「市場容易受大眾心理改變的影響,可能會抑制這種冒險感並且造成崩盤。」這位經濟學家建議投資人,要分散投資資產類別,並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不要對美股過度曝險。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