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史上最高…加州砸2.6億 打擊有組織零售業犯罪

微信占手機破100G記憶體 網民怒:資源被霸占又不敢刪

台積分散製造 矽盾仍在

台積電六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行機台進廠典禮,美國總統拜登出席致辭時說:「美國製造回來了」。不過,台積電赴美設廠也引起台灣一陣有關「半導體人才掏空」的討論。

台積電到美國建廠,乃為降低其顧客源於地緣政治的風險,所採取的「分散式製造」 因應策略。此舉固然可加強顧客的供應鏈安全度,卻也可能提高產品製造成本。然而,顧客普遍將這些增加的製造成本視為經營避險的保險費,而願與製造商分攤。因此台積電在美日不但享有所在國政府補助,也可望獲得當地客戶的價格補償。

若成本問題得以解決,則分散式製造不失為台積電進一步成長茁壯的策略,既可運用世界各地的資金、水力、電力、土地和人力等資源以擴大產能,也能為其在各種地緣政治威脅下保持韌性,趨吉避凶。甚且,一旦台積電將分散式製造策略操作得駕輕就熟,它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將更擴大,龍頭地位也將愈形鞏固!

矽盾理論假設台海戰爭將使台灣半導體業產量大減,進而造成全世界經濟衰退,所以美國會出手相救,中國會三思而行。台積電的台灣廠現約占全世界高階晶片產能八十%以上,假設在分散式製造策略下,占比降至五十%,矽盾理論還成立嗎?答案應該還是Yes。而要將此占比減至五十%,若台積電願意,至少需十年,更不用說台積電在台灣建先進製程廠腳步並無放緩跡象。

即使台積電到海外建廠,這些製造基地在初期幾年預期將亟需台灣總部的技術與營運支援,這意謂著台海一旦有事,台積電美日晶圓廠的製造也會受到干擾。晶圓製造大致上牽涉三類工程師。第一類負責先進製程的理論分析、模擬、設計與驗證,和前沿製造設備的研發、製作與測試。第二類是生產現場的籌畫大腦,負責晶圓生產規畫排程、產線品質追蹤控制、生產進度掌握與變更、材料與產品庫存進出管理、廠區設施設備的升級保養。第三類則從事產線現場操作,包括製程參數輸入、進料出貨、中繼工件品質測量、設備的健康狀態監控與及時修復。

每個晶圓廠都配置一組第三類工程師,輪班廿四小時不間斷生產。由於台積電十二吋晶圓廠都已高度自動化和智慧化,這類工程師的數量需求不高。每個晶圓廠也需配置一組第二類工程師,但藉由智慧製造工業物聯網技術,他們可以遠端遙控操作,甚至可以配置於台灣,以降低各地晶圓廠的總人力需求。

至於第一類工程師,看來將會持續留在台灣。主因是研發新世代製程,都需經歷理論推導、製程模擬、實驗試產的學習摸索期,歐美公司以一天八小時單班制進行,台積電則可以廿四小時三班制加速進度。並且,此類工程師也將負責在台灣建立每個新世代製程的示範廠,以作為複製到世界各地的範本。

雖然台積電的分散式製造策略,看似削弱台灣的重要性,但因第一類與第二類工程師團隊都將根留台灣,各地製造基地對總部的依賴在未來幾年應仍無可避免。據此,有關分散式製造對矽盾的傷害或台灣半導體人才掏空的論點,即使不是庸人自擾,可能也是言過其實!

台積電 拜登 供應鏈

上一則

一洲焦點/TIME年度風雲人物澤倫斯基、台積電與美合力

下一則

一洲焦點/晶片戰、烏克蘭、女王逝...2022年十大新聞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