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1970年電影「愛的故事」男主角 雷恩歐尼爾逝世 享年82歲

美國再度1票否決 聯合國安理會籲以哈停火失敗

美民主苟延殘喘 亟須對症下藥

醞釀多時,許多學者專家稱為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期中選舉,終於度過。這次因為有許多效法前總統川普不認輸、而且還在替川普為2020年「被偷走的勝利」謊言出氣的政客,競選州長及國會議員席位,因而引起大家關注。這樣把美國立國多年來所建立,而為全球愛好自由民主者稱羨的制度講得一文不值,難怪拜登總統替民主黨候選人站台時說,這次是民主政體在選票上,等大家宰割了。

到現在為止,除了尚有少數關鍵州旗鼓相當的席位最終票數尚未分曉外,大部分結果已塵埃落定。例如本來在眾議院只有9票優勢(222-213)的民主黨,確已失去5席以上;來回差了10票,多數黨的地位,只好拱手讓給共和黨;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失去的席位遠比歷來期中選舉執政黨平均失去的28席少很多,可見得大家擔心的「紅潮」並沒有實現。

至於州長和參議員,似乎川普替他們站台的幾位關鍵州共和黨競選人並不吃香;到目前為止,參院兩黨都在48席左右;加上有一兩名無黨派參議員多半會在投票時加盟民主黨一方,只要有50-50平手就可運用民主黨籍的副總統投票權過半;因此該黨控制參院尚有可能。

在此情形下,本次選舉對美國政局如今可以預見的影響大致有兩大方面。一為眾院對國會山莊政變暴動的調查,將會在明年新國會上任前收場;不過這已在大家預料中,而且一切作業已近尾聲,影響應該不大。其次多年來垂涎議長寶座(同時成為總統第二位繼承人)的共和黨領導麥卡錫已於第一時間宣布要角逐該席位;但是他過去兩年中對川普卑躬屈膝的態度,是否能贏得該黨議員支持,尚未見分曉。

麥卡錫亦大言不慚地宣稱他擔任議長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彈劾拜登總統(包括在前副總統任內)包庇次子杭特和外國「不法的」商業行為;徹底調查司法部及聯邦調查局,包括彈劾現任部長加蘭德等。顯然是這不但為川普被兩次彈劾出氣的報復行為,更可能實際上阻礙司法部及聯調局對川普的調查和訴訟。不過看起來照章辦事的加蘭德及部局裡的幹員們應該不會退縮,但是此後兩年中所有當事人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

另一大方面就是川普2024年的出處。數月來他為許多共和黨的支持者站台,根本只是替自己造勢;尤其故作神秘地暗示將會於本月中宣布再次出山角逐白宮寶座。不過由於本次期中選舉,他所支持之候選人結果欠佳,令他在左右前大發雷霆;這是否會影響他的決定,似乎也在未知之數。

另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對選民投票後在出口處的調查,大約只有16%表示是他的支持者,另有28%表示反對他,而有半數以上(54%)表示川普並非他們投票的因素。如果這個民調是正確,這對他的「自我」(Ego) 將會是一個莫大的打擊。這個自戀者是否再能承受另一次失敗,將是一個大問號。這樣一個輸不起的人再會用什麼手段來使他的野心得逞,實在不敢想像。

總而言之,這次期中選,美國民主政體總算苟延殘喘、勉強過了一關。但是經過這場大病,發現了不少基礎觀念和人為實踐上的缺陷。希望專家學者和政壇耆宿從速研究對策,必要時修改有關憲法或條文;因為如今許多情況為舊日先賢無法想像者。美國無論左右兩派,均不應抱殘守缺,甚或利用憲法漏洞,以達一己之私,則國家幸甚。

川普 投票 民主黨

上一則

期中選舉結果是民主的勝利

下一則

一洲焦點/川普參選總統、烏誤擊波蘭 北約鬆口氣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