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干預喬治亞州選舉案 民調觀察員霍爾認罪

范士丹辭世 金山華埠僑領追悼:她為華埠戰鬥 保護低收入住房

台灣被製造成兵凶戰危之地

台海危機升高與俄烏戰爭有聯動關係。如果你知道美國為什麼促使俄烏開戰,你也能合理推測出為什麼近日臺海危機突然升高及其未來的走向。

1999年歐盟創立歐元,強烈威脅到美元霸權。同年3月24日北約發動科索沃戰爭;5月7日還發生美軍B-2轟炸機誤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顯然,科索沃戰爭使歐元價值受到重創,並將全球避戰資金(特別是歐洲資金)趕往美國以及亞洲(特別是新加坡、大陸、台灣等地)。

2022年美國被疫情、國債、通貨膨脹、社會動亂等重大問題夾殺得痛苦不堪,即將開通使用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又將使俄歐的經濟與能源利益捆綁在一起,因此,促使俄烏開戰以收一石多鳥之效不足為奇。但是,以當前的美國財務狀況衡量,花錢開戰不是可行的選項。於是,策士們精心策劃出藉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的謀略。

開戰的首要考量為「戰費從那裡來?」,但這事好辦,只須從對俄實施經濟制裁所凍結的數千億美元中提撥少許給烏克蘭足矣。另方面,可拉歐盟與北約成員國下水,使其成為苦主。再者,亦可趁此出清軍火陳貨,更何況軍火製造成本低而利潤高。

開戰的次要考量為「能否戰勝並獲得理想戰果?」顯然,對俄發動有限戰爭不足以解決美國的深度經濟問題,唯有攪動世局,迫使全球避戰資金逃往美國才是上策。然而,今天的美國不是「以錢生錢」的好地方,即使美國加息,通貨膨脹率仍然太高,戰亂時大量資金仍將逃往亞洲。

所以,開戰的最終考量為「如何阻止資金流向亞洲?」,最經濟實惠的辦法就是「打台灣牌」,將台灣製造成兵凶戰危之地,使避戰資金不敢湧入亞洲。

美眾院議長裴洛西以及其他國會議員陸續訪臺,全面修改美國對臺政策的「台灣政策法」即將開審,美對臺軍售已擬定增加等等,諸此一系列「掏空一個中國內涵」的作為都是快速提升兩岸危機的有效手段。由此可知,若美國經濟問題有所改善,武統危機會隨之降低;若俄烏戰爭宣告結束,部分臺海危機也將跟著解套。

拜登總統或許偶而而糊塗,其隨機作答卻很誠實。今年2月初有位記者問他「通貨膨脹是否對你的期中選舉不利?」拜登暗回「不會,那可是利多的機會。真是個愚蠢的狗蛋。」(No, that's a great asset. What a stupid son of bitch.)由此可見,拜登一路走來都在按計劃救經濟與打選戰,打台灣牌是促使俄烏之戰的配套措施。

戰爭是一種投資,目的在創利。如果戰敗,其結果往往是割地賠款、國破家亡,甚或帝國消失。二十多年來美國打了不少敗仗與錯仗,是造成今日國庫空虛負債累累的主因之一。若長此以往,有可能導致全球陸權國家的興盛以及海權國家的被邊緣化。然而無論如何,當前我們最該關注的主題是:台灣應如何避免成為兵凶戰危之地。

拜登 通貨膨脹 烏克蘭

上一則

一洲焦點/戈巴契夫逝、川普麻煩大、美不認台海新常態

下一則

一洲焦點/國會議員再訪台 、晶片法實行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