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養看護犬的聯想
美國人喜歡養狗,白宮主人不管是否真喜歡,搬進去白宮總得帶一隻狗,大概算接地氣吧。美國在世界布局,讓人也有養「看家犬」的聯想。
在阿拉伯地區的以色列,每當阿拉伯兄弟有點不安於室,就放鬆鐵鏈,讓以色列叫幾聲咬幾口,提醒在這兒誰說了算。
在歐洲,各國盟友雖是老哥兒們,時不時難免有點怨氣。近年歐盟有建立歐洲軍的想法,美國擺布的「北大西洋公約」受到威脅,大不列顛馬上上演「脫歐」大戲,意圖打亂歐盟「盟軍」取代北約的設想。
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在把日本打殘,戰後日本俯首貼耳,心甘情願為美國看家護院。冷戰時期保護美國,負起防守太平洋第一島鏈的重任。韓戰、越戰時努力搖旗吶喊,更沒少出力。直到美國眼看中國國力蒸蒸日上,大有取代他在亞洲影響力的態勢,於是放鬆日本開始提高武備,希望藉此挾制中國,平衡西太平洋戰力。
眼看用日本挾制中國的力道不太好使,近兩年開始轉向利用擱置多年的台獨。一面用「獨立」的美景引誘,同時用中共武力威脅嚇逼,台獨分子被忽悠得昏頭轉向。外交上,美國可著墨的地方不多,於是利用立陶宛事件鼓動台灣配合演出。
可是中共對國家分裂視之重如泰山,分毫沒有妥協地步。面對經濟利益,立陶宛為台灣「正名」大概撐不了多久。當今中共力量投射到第一島鏈之外,美國既不願承諾保衛台灣,更不願用前瞻武器裝備國軍,只能做逼台灣買一些過期的軍火,是裡外皆賺的生意,誘騙台灣心甘情願在第一線,替美國出力當砲灰。
事實上,中華民國在世界舞台已沒有邦交國(14個邦交國人口合計約1300萬)。台獨分子必須了解,兩岸趁現在還有談判籌碼,擬出協議條件,雖然附驥尾,卻可挺起脊樑,堂堂正正,甩掉走狗臭名。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