譏台灣求和?總比求戰好!
這個問題困擾我好些日子了。今天實在憋不住,特就教於各位讀者朋友。王金平代表國民黨準備出席海峽論壇,中共央視卻嘲諷性打出字幕:「台海兵凶戰危,這人要來大陸求和」。台灣朝野一片憤懣,國民黨一氣之下,撤回派代表團前往的決定。
「求和」究竟有多丟臉?自古以來,和平使者一直受到人們讚美傳頌。古有戰國時代的魯仲連為和平周遊列國,現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袖同獲諾貝爾和平獎。為了台海和平,人民免遭塗炭,當一個和平使者有什麼丟臉的?
問題就是出在一個「求」字,中共霸權主義心態,一貫窮兵黷武,「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把自己凌駕為「天子之國」,擅作威福,把「和平「二字當作給下國的恩賜。其實,現在是什麼時代了?對這種瘋言瘋語大可不必計較,一笑了之,隨它去!
不管是參加海峽論壇與否,國民黨都必須有這種胸懷。老子曰:上善若水。柔能克剛,惡人自有天譴,何必去給中共比強橫。
當然,和平不是乞求可得。蔣公說的好:我若能戰,方能和。我若不能戰,必不能和。甘迺迪總統又說:我們不畏懼談判,但絕不因畏懼而談判。台灣只要有朝野萬眾一心的堅定意志,有世界民主國家的支持,有大智大勇的政治家,必能化險為夷,勇敢度過難關。但在任何情況下,謀求和平都是維護人民利益,站在道德和普世價值的最高度,公理和同情都會同在一起。
台海兵凶戰危,海峽兩岸雙方都表示「不開第一槍」,有位讀者朋友說得好,「除非蓄謀以重武器發動戰爭攻擊,必須立即予以致命還擊以外」,對於陰差陽錯,擦槍走火,還要不開第二槍,否則,面子拉不下來,將錯就錯,第三槍第四槍隨之而來,許多戰爭都是這樣開始的。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努力取得的成果來之不易,而台灣作為自由民主的堡壘,已經自立於令世界驕羨的民族之林。如果雙方陰錯陽差毀於一旦,倖存者再呼天搶地也追悔莫及。
全世界愛好和平的朋友們,請密切注視及時祛除遠東可能的戰端;台海兩岸的大人們,在扣動扳機之前,請想想浩劫中城市毀滅的熊熊烈燄,逃難中孤兒寡母的悲傷之容,躲避砲火百姓的痛苦之情,這一切是沒有意識形態和種族之分的,千萬要慎之又慎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