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政震撼美國 喜憂參半
川普總統重用馬斯克率領政府效率部(DOGE)整頓美國,造成上下震盪,民主黨政客坐立難安。馬斯克率六名19至25歲工程師,用人工智慧(AI)尋找政府可疑支出,裁撤冗員,發現聯邦急難事務管理局(FEMA)撥款5900萬元,給紐約市收容非法移民的豪華旅館後,開除四名官員,追回款項,大快人心。川普新政橫衝直撞,有濃厚「復仇」意味,撤銷拜登、蘇利文和布林肯等前朝官員安全許可和聽取國安簡報,停止波頓等前幕僚安全保護等,藉「反腐」清查民主黨政客,網上謠言滿天,後果也讓人憂喜參半。
據報導,迄至14日聯邦公務員系統230萬名雇員已有9500多人被解雇,涵蓋內政部、能源部、退伍軍人事務部、農業部、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另有近20萬試用中的雇員可能被解職。馬斯克想裁減聯邦2兆元支出,現調低為1兆元,查帳迅猛、改革過快、考慮欠周,也衍生許多亂象,「改革動到大動脈」。
上周四晚,裁掉能源部下的國家核子保安局(NNSA)50多名員工,未發現他們是負責監督美國核武的官員,裁員通知發出後,才發現嚴重影響國安和核武威懾,周五緊急撤銷裁員令,卻造成士氣大傷和抱怨,有人請辭或退休。
川普和馬斯克的矛頭對準「深層政府」,包括政客和公務員,撤銷國際開發總署(USAID)、併入國務院,該署每年500億元預算多數用來支助國內外非政府組織、媒體或個人,明顯有政黨偏好,乏人監督用途,有些款項疑是政黨謀私。
曝光的開支,挺民主黨媒體如紐約時報、Politico和英國BBC,或台灣許多NGO組織,都收到USAID定期贊助款或訂閱費,它在60多國設辦事處,影響國內外輿論,對亞非拉各洲和東歐饑荒、婦女兒童權利或人權等雖援助很多,也輸出「顏色革命」、影響外國政治社會和教育,成為美利堅「燈塔國」文化輸出的管道。
川普和馬斯克厭惡浪費低效和腐敗,反對裁撤USAID者認為,這樣做因噎廢食,這個機構預算不到美國年度支出1%,對發揮和增強美國軟實力,帶來長遠隱形收益巨大,它被廢除,讓獨裁國家如中共、普亭等高興,USAID和香港雨傘運動或資助中國一些反共團體經費脫不了干係,也資助烏克蘭媒體,馬斯克這樣做有如在討好北京。
網上英中文平台有許多聳人聽聞的謠言,包括柯林頓總統夫婦透過USAID撥款給民間團體,8400萬美元流入其女兒雀兒喜口袋;援助海地港口、發電設施20多億元,只有2%給海地,其餘被柯林頓基金會吞沒。另有1500多億元用於各國氣候變遷、教育等項目,大部分流入美國政客荷包,主要是民主黨人。
謠言在川普支持者中流傳最廣,群情激憤,有些傳言由馬斯克的X平台披露,未見民主黨出面辯駁。有人指是心虛,有人認為是造謠和政治清算。但如屬實將是驚天的貪腐大案。台灣也出現一份接受USAID資金的團體名單和金額,大部分是民進黨外圍組織。
川普是否在學習近平,藉反腐清除政敵,網上有很多爭論。美國許多腐敗是制度性腐敗,政客和軍方將領靠「旋轉門」謀私,馬斯克披露,例如空軍一個不鏽鋼咖啡杯要1280元、一個洗手台自動給皂機14.9萬元、一部機械式運貨小推車17萬元,採購腐敗氾濫,遑論上千億元的武器軍備。每年逾9000億元國防預算很大比例流進私人腰包,美國霸權根基腐爛程度讓人怵目驚心,改革能否清理掉這類國家蛀蟲,在未定之天。
川普許多新政值得推崇,但也有很多爭議。例如要烏克蘭割讓土地換和平,或用稀土償還美國援助,作風更像商人在趁人之危,而非世界領袖;限制特定媒體進白宮或上空軍一號、修改墨西哥灣或阿拉斯加最高峰地名等,黨派之見或大美國主義是否必要也被質疑,新政魯莽輕率讓人既期待也擔憂。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