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墮胎婦女資料收集爭議 成兩黨辯論焦點

美國擬制裁中國銀行 阻北京支援俄軍事生產

人行逆勢降準 不受銀行危機影響

當歐美正為銀行業危機繃緊神經、全球央行繼續升息抑制通貨膨脹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卻反其道而行,向市場釋出大量流動性。對向來「走自己路」的中國而言,自豪對全球金融業動盪是非不沾之外,也凸顯出中國內部已到了不得不大力寬鬆的地步。

中國人行自3月27日起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RRR)0.25個百分點,其中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降幅與上次12月相同。市場普遍認為,人行不到半年內再度降準,意在確保銀行系統流動性,維持1月和2月的快速放貸步伐,估計這次降準釋出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合728億美元)。

在降準後,金融機構的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下降0.2個百分點至7.6%;人行將繼續推動商業銀行進一步調降存款利率,從而降低整體融資成本,為下修基本放款利率(LPR)騰出空間。

進一步探究,在本季即將結束時提前降準,傳達的政策訊號是維護流動性和利率中樞平穩,打消市場緊縮預期;但25基點的降幅相對來說十分克制,可能意味貨幣政策不太可能在目前基礎上寬鬆。

歐美銀行業近來頻頻爆出危機,各國金融業嚴陣以待。市場分析,美國的中小型銀行問題與瑞士信貸銀行事件風險,要影響溢出到中國的可能性較低,全球也不會出現如2008年的經濟大危機。

各大金融機構在分析這些風險事件對於中國市場的影響後,普遍認為影響有限。像瑞信雖具「全球系統性銀行」屬性,如果倒閉勢必引發全球銀行業信用衝擊,但它對中國影響有限,因為中國與歐美銀行經營模式不同。

中國銀行業對資本市場依賴程度不如歐美,其資產品質主要受實體經濟景氣度影響,而且目前中國資本市場與歐美關聯性仍較低,歐美與中國銀行體系難以形成「共振」。這也解釋了人行為何敢於在全球一片緊縮貨幣趨勢中,逆勢降準釋出流動性,除了刺激經濟,重點更在維護本土銀行體系的運作正常。

市場普遍預期今年人行仍有降準空間,但上半年不可能再有降息或降準的動作。這次降準時間比預期的第二季提前,是因為當前中國經濟復甦仍不足,官方提前降準,意味著要繼續支持經濟,穩定市場信心。

在中國疫情解封之後,雖然經濟商業活動和私人消費反彈,但只反映出居民生活回復正常,而反映經濟恢復的更高標準,如企業開展新業務,則還未出現。而且自去年底以來信貸加速,特別是企業中長期貸款,加上納稅季到來,市場流動性趨緊。人行雖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票券轉換,但效果有限。因此出人意料地提早出手降準,釋出大量流動性,可能也是因為新一屆政府上台後提振市場信心之舉。

另一個促使人行降準的原因,可能是當前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今年以來零售額僅年增3.5%,低於預期,雖主要受取消電動車補貼而拖累,然而降準對電動車銷量提振作用不大,不過卻有助於降低市場利率和債券發行利息成本,進而有利於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

人行這次降準至少有內外兩個目標。在內部因素方面,對降低中國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最有效。當前,全球銀行業風險加大,而中國本土銀行業負債成本承壓、淨利差持續縮窄至歷史低點,人行降準,向金融體系釋出長期流動性,有助於降低銀行機構資金成本、做好資產負債管理,有效緩解銀行負債和經營壓力,強化經營穩定性和對抗風險能力。

至於外在因素,則是為了緩衝全球市場動盪所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在各國央行大幅升息後,美國和歐洲的銀行業問題突然出現,擾亂了全球金融市場。如果外國投資人需要現金,中國突然出現資本外流,事先提前降準,至少可以立即提供部分緩衝。

不過除非全球市場狀況變得更加極端,預計人行上半年不會有進一步政策動作,因為經濟復甦已在步入正軌,只需密切關注全球金融業的下一步變化。

當經濟正在重回正軌時,人行可能會轉回觀望模式,為進一步的政策轉趨正常做準備。這次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或許更對全球風險資產有正面作用,有助於抵銷一些外部負面因素,以免對大陸經濟和債券市場,造成潛在的負面傳導效應。

隨著中國經濟復甦動力加強,人行仍將關注後疫情時代的通膨問題,金融穩定向來是人行的底線,最近美國中小型銀行面臨的危機正可作為他山之石的最佳警告。

利率 疫情 央行

上一則

一洲焦點/蔡馬預定同日返台,台海將緊張到何種程度?

下一則

一洲焦點/田州小學槍案:跨性、擁槍2大議題撞擊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