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必給加班費範圍 放寬至年薪5.8萬 擴及400萬人

美國會TikTok出售法案過關 這十家中企也受關注

台灣疑美論興起 反映懼戰的焦慮

自從台灣民進黨準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公開表示:「不能讓有心人散播懷疑美國的言論,甚至讓之成為社會主流共識。」疑美論就註定成為台灣明年總統大選的核心議題,民進黨全力清剿台灣社會疑美論的蔓延,卻又因為積極備戰動員,反而加深反對黨與社會的疑慮,讓疑美論扣緊了朝野攻防的動態。

現實上,台灣防衛是依賴美國的軍援,美國價值原本是台灣社會重要架構,台灣也沒有反美的政黨,所有政策更沒有「疑美」的空間,但是疑美論日漸在台湧現,關鍵在於美國自己對台海戰情評估,不時會有「台海必須一戰」的言論出現,而又基於台海緊張,美國要求台灣「自我防備力量強化」的壓力也日急,從兵役延長、全動署成立、全動法修正等,一步步要求台灣要有面對戰爭將至的準備,壓力越大,民情越緊,疑美論自然日漸擴散。

俄烏戰爭是疑美論茁長的關鍵。不管美國有多挺烏克蘭,拜登還親赴基輔第一線,但美國卻不派一兵一卒與戰,要烏克蘭自立自強。前有阿富汗美軍倉促撤軍,後有烏克蘭淪為戰地的慘況,都讓台灣民眾心有所感。美國在最終關鍵時刻會不會介入台海戰爭,甚或美國學界有所謂「棄台論」主張出現,都會動搖台灣對美國的信心,也質疑蔡英文政府「唯美是從」的做法,反而可能提前引爆台海戰火。

在美方的催促下,台灣「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去年成立,積極進行動員備戰工作,更擬修正「全民動員法」,卻因管控媒體,限制言論自由等修法內容,讓社會擔心民進黨政府以備戰為名,鉗制民主自由,另因動員作業,讓高中生造冊演訓,更激起民眾反彈。

不僅是修法,從去年底開始對戰備物資的積極準備,衛福部大量囤藥,造成市面部分藥品出現藥荒現象,備戰囤積物資更對日漸高漲的物價推波助瀾,雖然政府祕而不宣,但民生不便的苦痛無法遮掩,更造成民眾心理不願成為烏克蘭第二、拒斥這種「終須一戰」,不考慮台灣避戰求安的思維。

另一重要關鍵是,對於台灣防衛戰略思維的差異;過去台灣防衛思維一向是「禦敵於境外」,偏重於海空防武器的強化,然而,近來在美方指導下,必須要準備中共發動登陸戰,要強化島內防禦戰略布署,此一思維是將海戰防備改成巷戰準備。基本上,台灣民眾在台海對峙70年中,從來沒有真正想像過將台灣變成戰地的可能,當美國去年批准對台軍售武器包含了「火山布雷系統」,直接要在台灣海岸線做布雷準備時,民間情緒炸鍋,不願意接受美方把台灣本島當成戰場,連帶推論成,美國要台灣成為第一島鏈前線,就是要逼台灣打這一仗,民眾對此其實有相當疑慮。

對賴清德和民進黨政府來說,堅持兩岸不相隸屬,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就必須要靠美國力挺才能生存,一方面要向美表態,另一方面也要強化台灣民防,但防衛準備動作越大,民眾懼戰心理越甚,賴清德也明白,所以改為「和平保台」,不敢明言「抗中保台」。

然而,對挑戰的國民黨來說,「親美和陸」是既定主張,不要以兵戈相見,有能力和中共對話解決問題,則是國民黨必須堅守的路線,「要戰要和」勢將成為藍營挑戰賴清德的主要訴求,「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訴求已在九合一選舉中奏效,國民黨不會放棄持續提出「選擇國民黨,和平救台灣」的主張。

國民黨雖說「親美」,但在選擇可能和平對話的政策上,勢必要挑戰美方「終須一戰」的思維,也要痛批台灣戰地化的發展,於是「疑美論」主張成為藍營無可廻避路線,究其實,仍是兩岸和戰抉擇的路線選擇。當然,「疑美論」一定會和「親中賣台」紅帽子扣緊,但做為現實未來抉擇,這種簡化的政治攻擊與邏輯越來越沒效果,民眾會將2024選舉視為台灣和戰路線選擇。

國民黨「最強母雞」侯友宜日前提及「我們不做強國的棋子」,就被視為是「疑美論變形」,侯友宜近來更說,兩岸和平才能讓國家太平,「每一個負責帶動國家發展的人都要在這個情況下往前走」。侯友宜的「和平論」一定會結合「疑美論」,成為挑戰賴清德的利箭,這不是台灣國際戰略的改變,而是國內選戰對決的選擇。

國民黨 賴清德 民進黨

上一則

一洲焦點/金融監管和銀行危機:避免下一次災難的關鍵

下一則

一洲焦點/習訪俄 組反美聯盟、川普將被起訴、FED升息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