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封無配套 錯上加錯恐生動亂
習近平過去三年的防疫清零政策,已證實失敗,但中國解封後,目前的疫情危機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沒有配套措施,只想盡快集體免疫,錯上加錯,不僅難以度過疫情難關,恐怕還會釀成政治危機。
目前的危機是,在沒有做好準備下,迅速放棄所有防疫措施,任由病毒傳播,想要在短時間內,達到集體免疫的效果,結果導致北京和全國爆發感染潮,醫院卻沒有做好容納大量重症病人的準備,沒有足夠病床、沒有足夠藥物、更沒有足夠有效疫苗。
更危險的是,習政府刻意不統計死亡人數;醫療界17日估計,北京單日死亡2700人,火葬場屍滿為患,官方卻公布全國只有二人因新冠死亡。習政府公布的數字,與感染人數的巨量相比,顯得荒謬。習政府堅持,只計算直接死於染疫的人,而不計算有其他疾病的染疫者,但幾乎所有老人感染者,都有慢性病,將這些死者排除於統計之外,完全反映不了死亡真相,一個政府竟自欺欺人到如此地步,實在可笑。
中國當前面臨感染潮大爆發的前夕,最高峰還沒到。據一份網傳國家衛健委的會議紀錄,由12月1日到20日的20天內,全國已有2.48億人感染(占全國人口的17.5%),20日的單日感染高達3700萬人;北京和四川的感染比例已超過人口的50%,天津、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安徽和甘肅的感染比例是20%至50%。
但衛健委的會議紀錄沒有提到死亡人數,這是可能引爆政治風暴的關鍵。英國醫療數據公司Airfinity的研究顯示,未來數月,全中國感染人數將增至7、8億,死亡人數達130萬至210萬,每天死亡高達5000人。香港明報日前報導,北京17日單日就有2700人死亡。習政府將如何面對如此巨大數量的死亡人數?
當一個社會有大量人感染,死亡人數也必定增加,這是騙不了人的,刻意隱瞞死亡人數,只會造成社會不安,讓人民對政府失去信任,很可能會釀成政治危機,就像11月底的反封控抗議一樣。
11月底爆發全國反封控抗議後,習政府於12月7日放寬防疫限定,包括放寬國內旅遊、不再要求民眾做核酸檢測,以及容許感染者在家隔離,這等於放棄了堅持三年的清零政策,也等於任由病毒在全國各地傳播,因此在數天後即爆發「陽性巨變」。
中國的極端清零政策,在2020和2021兩年有效減少了感染和死亡人數,習近平因此認定中國防疫政策勝過西方國家。但西方國家於2021年初疫苗面世,疫情開始受控,因此走上與病毒共存之路,但中國仍死守清零;到了2022年初,傳播力強的Omicron攻破清零防線,上海封城兩個月仍阻不了,證實清零只是獨裁者的空想和決策上的重大失誤。
習2022年把目標放在確保第三個任期上,中共20大召開前,一直堅持清零,全力鎖城,卻忽略了發展有效疫苗,以及準備治療藥物和醫院設施,因此到了12月7日突然放棄防疫,醫院根本沒有做好準備,甚至拒絕治療病人,而老人的疫苗接種率也跟不上,等於一手製造了全國的感染潮,完全無法應付。
但更大的危機正在形成中,即使刻意不公布死亡人數,但隨著死亡增加,每個家庭都有老人受到威脅,恐慌必在社會中流傳,可能像11月封控至高峰時,人民終於忍受不了而爆發抗爭。
這不僅僅限於中國大陸一地,疫情還會擴散出來,習政府打算進一步放寬內地與香港往來規定,香港已接到北京命令,準備於下月重新「通關」,即放寬大陸旅客和國際旅客入境,但大陸目前正爆發海嘯式的感染潮,全國處於「陽性恐懼」之中,北京卻要香港在這個時刻通關,港人無不大驚,擔心陽性陸客入境,全城恐將淪陷。
2022年的全國各地封控,不但使人民失去自由,更讓工廠和商業停工,造成失業;廣州海珠區11月爆發全國最激烈的抗議,就是因為大量農民工沒工可做,沒飯可吃,典型的官逼民反。
這次突然解除封控,除了因應白紙運動的壓力,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恢復經濟,但沒有做好相關配套,卻又產生了大量死亡的嚴重問題,當死亡人數愈來愈多,增至數十萬、百萬時,民憤有可能爆發,政權可能承受不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