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能躲後面 對烏克蘭停戰要有立場
隨著嚴冬到來,烏克蘭前線部隊攻勢益加困難,俄烏雙方開始據險設防,大家判斷戰爭即將朝韓戰模式發展,即各自占領現有的領土,以談判停火告終,但是現在的難題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稱不會與俄羅斯談判,而俄羅斯一再表示要與美國直接談判,究竟美國的立場是什麼?希不希望停戰?能否以對烏克蘭的援助,逼澤倫斯基上談判桌?
自俄烏戰爭爆發後,澤倫斯基一再要求美歐援助,對於得到的軍事裝備和物資,視為理所當然,根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30日爆料稱,面對烏克蘭的一再討要,拜登總統曾在6月的一次通話中發了火,在這次通話前,拜登剛剛批准了一筆價值10億美元的對烏援助,怎知澤倫斯基又開口要求更多援助,拜登強調美國民眾已經「非常慷慨了」,澤倫斯基應當多表現出一些「感激之情」。
把時間還原,那時正是俄軍勢如破竹,烏克蘭挨打的時刻,美軍海馬斯火箭砲遲遲還未到前線,也難怪澤倫斯基認為美國是在有意拖延,看烏克蘭軍隊還撐不撐得下去。
澤倫斯基這種咄咄逼人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自認為是擋住俄羅斯的第一線,烏克蘭已成為焦土戰場,美歐自然要援助;但是拜登的反應也可以理解,畢竟自2月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已經承諾向烏克蘭提供近130億美元的武器及其他裝備,這樣的慷慨解囊,大概只有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的租借法案,可以比擬。
不過這次口角衝突也表明,拜登開始意識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國會和公眾繼續援助的熱情會開始消退,尤其是期中選舉後,民主黨若失去對參、眾兩院的控制權,美國將會收緊對烏援助。
美國政策向來是跟著民意轉變,美國人對於烏克蘭戰爭如今已經退燒,民調顯示,關心烏克蘭的人已從5月的55%,減少到9月的38%,美國人最關心的是經濟與通膨;尤其如果共和黨贏得眾院多數後,少數黨領袖麥卡錫將被選為眾院議長,他近日在受訪時表示,共和黨人不會在經濟衰退之際,給烏克蘭開出一張「空白支票」,這意味著共和黨將在國防預算上嚴格把關,不再會對烏克蘭善門大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群由約30位民主黨進步派議員組成的國會進步黨團(Congressional Progressive Caucus),24日公開一封聯名信敦促拜登政府要直接與俄羅斯談判,為俄烏戰爭找出解決辦法,民主黨這批議員認為由於美國提供武器與資金,「美國有責任,要認真去探索外交途徑,尋求實際可行的停火協議」。
由於部分議員是在6月底烏克蘭情勢最糟時簽署,公開信發布後,他們表示,由於情勢轉變,現在烏克蘭已經占上風,他們的想法已經與6月底不同,尤其擔心外界會把他們的看法與共和黨混為一談,只會模糊焦點,要求撤回這封信。
信雖被撤回,但是這卻讓外界了解到,民主黨內也有一批議員,對於美國不斷援助烏克蘭,卻在和戰問題上,竟沒有發言餘地,是很不安的。
拜登曾公開表示,這場戰爭最後一定要經由談判來解決,但是要不要以及何時與俄羅斯談判,卻是烏克蘭政府自己的決定,這個立場是讓人匪夷所思的,尤其現在美國政府白白花掉納稅人將近130億美元,卻沒有任何置喙的餘地,這樣的立場,不僅共和黨反對,連民主黨內也有異議。
如果期中選舉後,共和黨開始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將對基輔方面造成重大衝擊,這也將意味著烏克蘭戰爭將會告一段落。
最近美國國防部長與俄羅斯國防部長,連續有兩次電話會商,據了解應該是關於俄羅斯威脅使用戰術核武問題,近日俄羅斯宣布退出黑海穀物運輸協議,外界揣測也是希望美國能夠與俄羅斯直接會商,解決相關問題,尤其如果普亭也參加G20峰會,將會令外界猜測「拜普會」將有可能。
這兩次直接磋商,代表著新的轉變,拜登政府當然不能不顧澤倫斯基的立場,烏克蘭與美國也必須要磋商出共同立場,但是作為這場烏克蘭戰爭的參與國,美國必須要對戰或和,拿出一個立場,不能再拿烏克蘭政府當擋箭牌,躲在後面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