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賓州巧克力工廠大爆炸 1建築物遭摧毀、2死9失蹤

北加奧克蘭華埠8間店鋪 22分鐘內被洗劫

解讀習近平報告中的經濟政策

習近平在2020年時,宣稱要在2035年時,將中國的經濟翻倍,這意味著在這15年,每年的經濟成長率,都要在5%以上,然而今年設定的目標5.5%,怕是達不到了,而這不僅是因為疫情,專家們估計,以後每年也達不到這個數字。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中國今年成長不到3%,明年如果疫情解禁,大概也只有4.5%,甚至根據專家估計,在2025年左右,成長率將跌回3%,國家統計局原本預定在17日公布第三季數字,但正值20大期間,臨時宣布延期,以避免尷尬。

由於中國發展速度大幅下滑,現在中國經濟超越美國,已經不是「何時」的問題,而又變回了「會不會」的問題,許多經濟專家對此重新評估,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已將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時間推後了兩年,至2030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則認為,中國的經濟體量到2033年才會超越美國,比其之前的預測晚了四年。

20大之後如果放寬清零政策,大家都認為,對經濟復甦有利,但是人民日報在會前的兩篇評論,馬上澆了大家冷水,習近平更在報告中強調「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黨將繼續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除了新冠政策的限制,更麻煩的是,經歷了幾十年的快速成長,中國似乎進入了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必須實施結構性改革;習近平自從2012年掌權後,剛開始也提倡「全面深化改革」,甚至在18大的三中全會上表示要推行市場化和國企的改革,但是在經歷了2015年的股災之後,習近平開始對自由市場產生了懷疑,尤其愈來愈多企業,在中國茁壯賺錢後,開始要到美國上市,更引起習近平的戒心,政策方向開始反其道而行,朝向黨與國家對企業的完全控制。

雖然習說「改革開放」,實際上,卻讓國營企業凌駕在私人企業之上,習更常提的是實體經濟,對於虛擬經濟,直覺上認為是投機的,中國2021年開始打擊經濟最活躍的互聯網科技業,導致科技業由蓬勃走向沉寂,滴滴打車與字節跳動要到美國上市,都受到攔阻,馬雲、馬化騰被迫退出他們手創的企業。

在這次20大報告中,習近平宣示的「新發展理念」代表三個優先概念:自力自強、雙循環、共同富裕;首先,「自立自強」是源自於與美國的經貿戰與科技戰,習在近兩個小時的報告中26次提到「國家安全」,強調推動中國自主創新,要求「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他自豪地宣布,中國已經「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並列舉了載人航太、超級電腦、生物醫藥等國家支持的項目。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沒有提及晶片,大陸現在僅有26%的半導體可以自給自足,但多是低階晶片。

美國政府7日宣布,對晶片設計軟體和製造設備,向中國實施新的管制,大陸企業與科技可能被打回「石器時代」,但習與很多人都認為,這將刺激中國自行研發,早晚會像「兩彈一星」、天宮太空站一樣獲得突破。可是半導體與「大煉鋼」是不一樣的,成功的機會不大。

其次,習近平在報告中要求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內循環指的是中國國內市場的潛力,而外循環指的是國際市場,這個說法是反轉了鄧小平1990年代的「國際大循環」的戰略,認定國內市場可以驅動自給自足的經濟成長。

共同富裕是鄧小平所說的「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以來」的進階版,也反映了習近平對貧富差距的憂慮,他在報告中宣告下一步將帶領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並首度提出「規範財富累積制度」。

對於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報告在「完善分配制度」中指出,「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建構初次分配(工資)、再次分配(稅收與社福)、第三次分配(強迫樂捐)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

如果鄧還在世,習的理念必會被打成左派,在20大前,傳出一段宋平的視頻,強調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必經之路,李克強在北戴河會議後,在深圳發言也強調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就都在影射此事。

但公平的說,習很像川普的「新重商主義」,兩人不約而同地認為,國際市場很容易受到外國操縱,陸克文在新書中形容習為一位「馬克思主義的民族主義者」,似乎最能夠說明他身上的社會主義與反國際主義這兩種特質的雜揉。

習近平 20大 晶片

上一則

一洲焦點/各界看20大、拜登釋油、普亭宣布4州戒嚴

下一則

短命首相特拉斯 給期中選舉的啟示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