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赴日弔唁 北京顧忌不敢發火
日本與台灣之間,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是高層政治人物過世,喪禮外交卻常有往來,李前總統過世的時候,指派前首相森喜朗來台灣弔唁,適格又不失禮。
副總統賴清德獲簽證赴日,弔唁安倍晉三,為37年以來,中華民國訪問日本層級最高的官員。可是賴清德11日在安倍停靈之處,被日本媒體拍到,卻還是引起相當的震驚,第一反應是,岸田政府竟然同意這麼快發簽證給現任台灣副總統,足見台日關係的深厚;第二反應則是,不知道中國方面會有怎樣強烈的抗議。
首先,以目前的喪禮安排,雖然不是國喪,規格等同,靈車繞行國會議事堂、首相官邸;賴清德以副總統身分去,必然經過日本政府的安排與同意,既然日本政府已同意台灣派人,當然蔡總統可以指派任何人代表,她本人能夠去當然最好,但太過於敏感,也非岸田政府所能承受得了;派前副總統陳建仁去,雖無外交爭議,但也沒有外交突破可言。
而且還有國內政治的考量,由於台灣盛傳陳建仁年初加入民進黨,目的在明年公開與賴清德在總統初選對壘,而且背後有蔡總統的暗助,如果蔡指派陳去弔唁,民進黨內部可能分裂,掀起軒然大波。
這是有先例可循的,在2020年總統大選剛結束,雖然剛選上副總統,但賴清德以「民間人士」身分,獲邀出席華府「國家祈禱早餐會」,當時蔡賴才剛經過初選糾紛的心結,蔡總統乍聽賴提出受邀去華府,心中五味雜陳,只能同意,並立即加派現任駐美代表蕭美琴陪同前往「協助」。
但是上次情況,與安倍喪禮的性質完全不同,這次總統府完全掌握情況,最後選派賴清德,既恰如其分的代表台灣,又可以達到外交突破,總統府回應「賴副總統與安倍晉三及家屬是多年好友」,還顧念大陸的反應,強調賴是屬於「家屬好友」,難怪與賴清德關係密切的立委郭國文聽到消息後說,蔡總統所做的決定,非常有智慧與遠見。
這次岸田批准賴清德赴日,作業非常守密,強調是「破例」,未來不會成為「慣例」;而為了符合台日默契,雙方定調為「私人行程」,不是代表台灣或中華民國政府,而且無論去回,台灣官方都不主動釋出任何訊息,賴赴日僅帶了貼身維安及一位幕僚。
中方對安倍的死,蓋棺論定是肯定的,北京希望藉此示好、爭取岸田政府,習近平與李克強都發表了唁電,稱安倍「為推動中日關係改善進行了努力,作出了有益貢獻」;民間雖然有些人額手稱慶,但是馬上就有反面意見出來批駁,而且後面不乏官方的支持,官方態度也很明確的,與民間區隔。
但賴清德赴日本卻是一個新的變數,有人強調,這是台日外交的新突破,勢必引來中國的激烈抗議。
約莫過了24小時之後,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沒有所謂的副總統,日本前首相安倍遇刺後,台灣當局借機搞政治操弄,這種計謀不可能得逞。」他並表示,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已向日本政府提出嚴正交涉;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稍後也透過書面回應表示,中國領導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向日方致唁電表示深切哀悼之意,「民進黨當局藉弔唁之名行謀獨之實是徒勞的,希望日本政府恪守一個中國原則與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妥善處理涉台問題」。
比較過去的反應來看,這應該是中國經過考慮過、行禮如儀的回應,集中批評民進黨謀獨是徒勞的,對岸田政府僅是「希望」,並沒有把中日關係的大帽子祭出來,要岸田政府負責。
其實原因很簡單,現任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自民黨,在剛結束的參議員選舉中獲得大勝,未來三年沒有大選,政權已高枕無憂,所以有底氣,不怕得罪中國;同時,岸田也正在概括承受安倍的路線,而且藉同意賴清德的弔唁,對內可以收編所有「親台」和右翼人士,對外可以顯示,他的抗中路線不變。
所以如果大陸的反應越大,岸田對內收編、對外宣示的效果也越大,想必這不是北京樂見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