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起飛不久機長胃痛急需就醫 2乘客神救援度難關

害美國人吃太多鈉、糖和飽和脂肪的禍首…竟然是它

美國黨爭傷口難癒合 民主蹣跚向前行

拜登總統6日在國會大廈暴動事件一周年演講,首次痛批前總統川普與支持者發動「一場武裝叛亂」(an armed insurrection),而川普必須負責,指這是「我國史上第一次有總統不只輸掉選舉,還試圖妨礙政權和平轉移」。這份列入總統歷史文獻的演講,拜登未直接點名川普,卻用「把刀架在民主的喉嚨上」「把權力看得比原則更重要」暗貶川普。這是拜登與民主黨對川普現象與川普終極決戰開出第一槍。

去年民眾從電視上看到數千名川普支持者暴衝國會、攀牆破窗,與警察格鬥後進入國會大廳,少數人有打砸搶暴行,他們想阻止兼任參院議長的副總統潘斯與眾院議長波洛西,依憲法主持總統大選的選舉人票驗證,確認拜登當選;民眾追隨川普指控大選舞弊而暴動,造成五位無辜者喪生和無數財產損失,是美國民主史上前所未有的污點。

拜登演講指控川普應對此負責,「(當時他)坐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外的私人餐廳,從電視上觀看過程,什麼也沒做」,拜登譴責指控大選舞弊是荒謬指控,以紫奪朱,而共和黨和川粉籠罩這種氣候下未退,川普影響力還持續。

拜登執政一年,處處受川普有形無形影響,美中關係、防疫、經濟政策都如此,而川普與共和黨在州級政府與議會影響力節節上升。「華盛頓郵報」與「華爾街日報」分析,指拜登指責川普應為國會暴動負責是精心設計,和眾院紀念活動呼應,顯示拜登策略轉向,不再顧慮川普,而努力壓制川普勢力。過去一年,他一直避免直接點名川普。

多項民調顯示,民眾對國會暴動的原因和性質迄今看法分歧。美聯社民調顯示,只有四成共和黨人認為出人命的暴動是「極端暴力」,但九成民主黨人認為是極端暴力;共和黨人認為川普要負責的人增加,但認為暴動只是小騒亂的人也增加。

共和黨參眾議員看在眼裡,拒絕出席國會紀念活動,眾院僅有兩位挺川普眾議員參加。而反川普的眾議員錢尼在前副總統老爸錢尼陪同下出席,象徵共和黨建制派與前總統小布希不支持川普,其他共和黨領袖則集體沉默。

電視媒體也分左右兩端,自由派媒體全天專題報導,國會直播,遍訪當事人痛斥暴徒行徑。CNBC評論拜登演講「精彩動人,青史留名,是表現最棒的一次」。而保守派福斯新聞等則輕描淡寫,但也轉播拜登講演。福斯新聞評論指拜登演講「本應藉機會談國家制度的靭性強度,但他卻一再分化」。

從兩黨、國會領袖和議員、媒體都反映政治社會分裂依舊。聯邦法官對被捕的700多名暴動涉案者,迄今近三分之二判決輕罪處分,並未如檢方請求處以重刑,顯示司法系統也存在分歧。

共和黨人認為,這是一場民主黨自導自演的戲碼。拜登自阿富汗撤軍、抗疫政策和對抗通膨等失敗後,民眾不滿,想藉紀念暴動拉高民主黨聲勢。拜登演講也把捍衛美國民主,與民主黨能否從選舉中維持優勢相提並論,他指責共和黨在各州通過新法,「目的不在保護投票選民,而是否定投票權利」。這是指共和黨認為2020大選通訊投票選民大增,共和黨吃了大虧,各州紛紛修法從嚴審核投票資格,拜登因此反擊。

說到底,紀念國會暴動變成兩黨期中選舉和2024年大選的熱身賽。拜登藉活動「公審」川普,反擊大選舞弊謬論,想壓制川普旋風再起。而拜登施政左傾路線,如「重建美好未來」法案擴大福利,將延續十年,共和黨人擔憂國家路線左傾而群起反對,使政治僵局分裂依舊。

曾發表人類歷史發展將終結於民主制度的日裔學者福山認為,暴徒在川普「啟發」下襲擊國會,標誌著美國全球實力和影響力衰落。90年代迄今,美國政治愈來愈兩極分化,無法履行政府基本職能,美國似無法自我改革,形成民主衰敗。共和黨人無法對國會暴亂形成譴責勢頭,「把民主黨當作比俄羅斯有更大的威脅的人」,令人憂慮;這也讓習近平、普亭領導的中俄威權體制影響世界。

我們認為,世界各國政經制度仍在朝民主制度靠攏,美國民主爭吵音量太高太繁雜,需要更多耐心與時間完善制度,而不是哀悼民主垂死。美國並沒有人倡議推翻憲法三權分立制度,民主精髓也在實踐中體現。國會暴動周年揭開美國政治斷層的裂傷,可惜拜登演講未能癒合它;但美式民主不能繼續沉淪,它最終定能修復,度過這段痛苦的階段。

川普 拜登 共和黨

上一則

一洲焦點/國會進攻周年 2黨各有盤算、Omicron帶來曙光?

下一則

一洲焦點/拜登重推投票法案? Omicron高峰已過?檢測優先、通膨40年最高 物價驚人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