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任內徵關稅 輸了經濟、贏了政治
非營利機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最新公布的系列工作報告指出,前總統川普任內對中國及其他美國貿易夥伴開徵關稅,雖然未能將就業機會帶回美國,卻獲得選民高度支持,讓共和黨選情加分,川普關稅政策的結果既是政治成功,也是經濟失敗。
「全國經濟研究所」根據產業就業數據進行分析發現,2018年起川普對外國金屬、洗衣機及其他中國進口商品開徵關稅,但對受到影響的美國產業來說,整體職缺並沒有因此增減。
報告指出,川普關稅措施引來其他國家祭出關稅報復美國商品,賣到海外的美國商品因此變貴,對美國就業造成負面衝擊,如此現象在農業方面尤其明顯:出口大豆、棉花、高粱到中國的美國農民,面臨北京開徵最高25%的關稅打擊。
川普政府對於受到影響的農民提供補助,2018年至2019年間累計補貼達230億元。然而,政府內部評估報告指出,經濟專家認為,補貼措施並不均等,農民遭受關稅衝擊僅獲得部分程度的紓困。
報告指出,從總統選舉及國會選舉結果看來,居住在受到關稅最大衝擊幾州的選民,特別是中西部以及南部地區,在2020年大選時投票傾向於支持川普。這些地區的選民立場較少偏向民主黨,投票時比較支持共和黨籍候選人出任國會議員。
「全國經濟研究所」在報告中指出,當地就業環境因為關稅、農民補助出現正面效果的地區,共和黨選舉基本盤因此變得壯大,其他國家實施報復關稅雖讓共和黨支持度減少,但影響幅度不大。
報告指出,經濟學者認為,居住地區先前十年間受到中國經濟競爭影響最顯著的選民,較常把川普關稅政策視為「政治團結」(political solidarity)的象徵,而不是看重就業市場面臨的實際後果。
FB留言